第十四章 大明安全域性(第2/3頁)
章節報錯
“罷了,就由他們去吧。京城之中,那些藩王、世子們,都在忙什麼?”
朱允炆問道。
雙喜連忙會話:“皇上,藩王們這些日子倒沒多少動靜,高陽郡王朱高煦比較高調一些,曾和李增枝出入一些煙花之所。”
“呵呵,熱孝期間,還守不住這點寂寞。看來這朱高煦,也是有不足的……”
朱允炆淡然一笑。
一個人,若是連自己的慾望都控制不住,那他的成就,必然不會長遠。
成就偉業,需要意志力,智慧,能力,也需要自制力,懂得自己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
“不過……”
雙喜猶豫了下。
“不過什麼?”
朱允炆問道。
雙喜連忙跪了下來,說道:“皇上,咱家只是道聽途說而已……”
“說吧,錯了,朕不怪你。”
朱允炆安撫道。
雙喜說道:“皇上,咱家聽聞寧王與曹國公交往密切,甚至這幾日,都醉在岐陽王府之中。只是,咱家也不知道此事是真是假。”
朱允炆呵呵笑了笑,說道:“還聽說了什麼?”
雙喜有些不安地說道:“聽說,寧王善於結交,與武將勳貴關係緊密……”
朱允炆擺了擺手,說道:“查一查,是誰告訴你這個訊息的,把他抓起來審問。”
“啊?”
雙喜吃驚地看著朱允炆。
朱允炆看著雙喜,眼神有些冷漠,說道:“你是朕的耳目,你聽到的,看到的,往往是別人讓你聽到,讓你看到的。去查吧,有人想用寧王來轉移朕的視線,那就查出來,是誰這麼聰明!”
雙喜冷汗直冒,跪拜不起。
“看來,需要重新啟用錦衣衛了。”
朱允炆暗暗嘆息。
自己總不能什麼事都從五軍都督府或內閣大臣中得知,這些人,都有著自己的私心與關係網。
若有人刻意隱瞞,自己也只能是坐在深宮裡的聾子、瞎子。
錦衣衛是朱元璋的創造,前身是拱衛司,後改為親軍都尉府,統轄儀鸞司,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洪武十五年的時候,朱元璋裁撤親軍都尉府與儀鸞司,改置錦衣衛。
對於明初而言,錦衣衛的職權主要是“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直接向皇帝負責,權利大到可以逮捕任何人,哪怕是皇親國戚,而且抓了人之後,不需要三法司參與,可以自行審訊。
對於洪武朝而言,身著飛魚服的錦衣衛,便是無數大臣的噩夢。
《明史·刑法志》中的一句話,證明了錦衣衛的可怕:
“胡惟庸、藍玉兩案,株連且四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