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導致本華萊士不得不以四號位的身份繼續出戰比賽,和梅米特奧庫組成內線雙塔,去做一些自己在球場上並不擅長的事情。

好在,現在聯盟擅長投射三分球的球隊並沒有很多,加上很少有教練會將遠端投籃定為球隊的主要進攻手段,所以在這種內線為王的聯盟背景下,出任大前鋒位置的本華萊士才仍然可以坐鎮禁區駐守籃下,不用像後世小球時代一樣,四號位必須拉到三分線外進行防守。

否則就算本華萊士的橫移速度在內線球員裡還算不錯,也一定會因為長時間遠離籃下,從而導致自身的防守效率發生肉眼可見的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老鷹和活塞上一次交手蘇特正在遭遇禁賽,所以蘇特和本華萊士在球場上正面對位的時間還要追溯到2003年的11月18日。

那個時候的蘇特才剛剛進入聯盟沒有多久,哪怕從系統那裡得到了一些幫助,個人實力也遠遠沒有現在這麼恐怖。

正所謂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這句話放在蘇特身上簡直非常適用。

一晃三個多月的時間過去,蘇特也很想看看現在的自己和本華萊士之間到底還有多麼大的差距。

當蘇特的速度、爆發力和進攻手段越來越全面,蘇特認為自己沒有理由在面對本華萊士的防守時,表現的還像當初剛剛進入聯盟那會一樣糟糕。

最起碼蘇特當初就能透過速度利用轉身一步就過掉本華萊士的防守,那麼如今,在本華萊士的橫移速度並沒有明顯長進的情況下,蘇特很有可能會在一對一中打得更加從容。

沒有拉希德華萊士替他協防那些移動速度快的球員,大本的防守能力其實並沒有人們想象中那麼恐怖,尤其是蘇特這種敏捷型選手,對位本華萊士本來就佔據個人優勢,畢竟不是所有內線都一定要將球強行打到籃下。

比賽開始後,身高臂長的拉希德華萊士幫助老鷹獲得開場後的第一波進攻球權。

由於奧庫和拉希德華萊士兩人在各自球隊的戰術體系裡都是拉到三分線外進行投射,所以在防守拉希德華萊士的時候,奧庫並沒有感到太明顯地不適。

哪怕華萊士的移動速度要比他更快,奧庫也不像傳統中鋒那樣感到特別難受,對活塞來說這明顯是個好訊息,最起碼不用擔心球隊在防守端的戰術體系遭到太嚴重的破壞。

持球度過半場,納什和蘇特兩人在高位率先發起擋拆,本華萊士打四號位力量非常爆炸,但移動速度跟蘇特相比卻明顯差了不少,加上活塞控衛比盧普斯也是偏力量型的控衛,速度同樣沒有納什那麼出眾,深知這一點的納什自然不會錯過球隊在速度上的優勢。

看到本華萊士的防守位置站得比較靠後,彷彿是忌憚自己快速無比的突破,故意放自己一步遠的距離出手投籃。

面對這種防守選擇蘇特也沒客氣,擋拆後接史蒂夫納什傳球,直接右側中距離幹拔跳投得手。

“唰~”

2:0

隨著籃球在空中以一道美麗的弧線應聲進入球網,向後場退防的蘇特面無表情,甚至都懶得去看一眼身前的本華萊士,彷彿根本就沒把本華萊士當成個人,頗有一種視大本防守如空氣的意思。

上一次跟本華萊士交手時,蘇特的中投屬性只不過才有D級別,就算是空位出手都很難有所保障。

但目前蘇特的中投屬性已經達到了B級別,加上徽章和技能的額外加成,蘇特空位投籃時的效率已經非常可觀,本華萊士既然敢放自己一步遠的位置出手,那蘇特自然不會跟他客氣。

並且蘇特很懂得如何跟防守球員去打心理戰,只有自己在中距離連續命中投籃,讓大本感受到更多的防守壓力,本華萊士才會逐漸動搖自己的防守信念,從而讓自己找到直殺籃下的機會,在進攻端完成突破和投籃的雙重威脅。

“可惡!”

抬頭看了一眼正向後場退防的蘇特,本華萊士暗自握緊拳頭,並沒有對自己的防守選擇感到懊惱,只是覺得蘇特這傢伙一開場就命中投籃,看起來手感好像不錯。

活塞隊進攻,身高一米九一,體重92公斤的比盧普斯試圖利用自己的噸位強吃納什。

納什的身板看起來多少有點弱不禁風的意思,最起碼跟已經快胖成桶的比盧普斯放在一起比較,納什完全可以用骨瘦如柴四個字進行形容。

不過當比盧普斯背身狠狠的撞了幾下之後,比盧普斯發現自己竟然嚴重低估了史蒂夫納什的力量。

88公斤的史蒂夫納什雖然看起來比較瘦弱,但身體的核心力量卻也不至於被對手隨意低位強吃。

一對一防守比盧普斯雖然有些吃力,但納什在沒有呼叫隊友協防的情況下還是頂住了比盧普斯的背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