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克里斯韋伯、克里斯蒂、蘇特和斯蒂芬傑克遜四人被裁判驅逐出場,此時,場上的氣氛變得多少有些奇怪。

這四位球員都是兩支球隊真正的球隊主力,中途被驅逐出場,絕對會對球隊的整體實力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國王這邊倒還好說,雖說克里斯韋伯在普林斯頓體系裡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但有迪瓦茨這位同樣擅長傳球的大中鋒坐鎮,克里斯韋伯這個點倒也並非不可或缺。

至於外線防守大閘克里斯蒂的離場更是絲毫不受影響。

原本克里斯蒂的任務就是負責防守斯蒂芬傑克遜這位外線尖刀,如今斯蒂芬傑克遜被裁判一同驅逐出場,兩人相當於從某種程度上形成兌子,真要說起來,國王還是賺到了的那個。

反觀老鷹這邊則因為這次賽場衝突損失慘重,蘇特和斯蒂芬傑克遜兩人在老鷹的戰術體系裡分別扮演了內線和外線最重要的得分角色。

尤其是隱約間有成長為“鷹王”勢頭的蘇特,更是老鷹攻防兩端都極為依賴的存在。

蘇特在場和蘇特不在場的老鷹完全可以說是兩支球隊。

蘇特的在場不僅能幫助老鷹更輕鬆地形成得分機會,同樣還能解放史蒂夫納什的進攻壓力。

可一旦蘇特無法出戰,史蒂夫納什無論跟誰去打擋拆,進攻威脅都會以肉眼可見的層次發生下降。

就算是拿著聯盟第三高薪水的拉希德華萊士也並不擅長衝擊籃筐,進入聯盟至今,華萊士從來就不是一位出色的擋拆型內線。

相對於透過控球后衛來帶動自己的個人進攻,拉希德華萊士更擅長的還是籃筐兩側的翻身跳投,以及將對手拉到三分線外的遠端投射。

這也是蘇特和華萊士這對內線雙塔為何能在場上發揮如此大威力的原因,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兩人的球風剛好互補,正好可以彌補對方不擅長的進攻區域。

這次賽場衝突直接成為了本場比賽最重要的轉折點,讓原本還佔盡優勢的老鷹瞬間跌入谷底。

哪怕史蒂夫納什依然在進攻端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透過自己的個人得分和傳球,一次次帶動身邊隊友得分,可架不住國王的進攻火力要比老鷹更加兇猛。

作為一名本賽季場均可以送出五次助攻的內線球員,迪瓦茨的策應能力絲毫不遜色克里斯韋伯。

這也讓迪瓦茨完美頂替了克里斯韋伯的位置,幫助國王繼續有條有序的進行著普林斯頓的戰術跑位。

同一時間,斯蒂芬傑克遜和蘇特兩人的同時離場,也讓老鷹的鋒線防守能力瞬間被人打穿。

國王一號得分手佩賈斯托亞科維奇抓住機會,在三分線外接連命中投籃,帶領國王在第三節打出了一波17:6的小高潮,率隊毅然決然的吹響了反擊號角。

面對國王狂轟濫炸般的三分投射,老鷹本就脆弱不堪的防守只堅持了片刻就得以瓦解。

除了拉希德華萊士這個點以外,其他球員都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防守黑洞。

二作為在整個聯盟都排得上號的進攻大師,阿德爾曼很清楚如何才能巧妙的避開拉希德華萊士這個點的防守,去針對其他點發起進攻。

防守蘇特對阿德爾曼來說是一件基本無解的難題,但避開“怒吼天尊”的防守將球扔進籃筐,這絕對是阿德爾曼最擅長的事情。

三節比賽結束,原本還落後老鷹兩位數的國王不僅成功反超了比分,還將球隊的整體投籃命中率從36.4%提升到了48.1%。

看著場上直線下滑的進攻效率,邁克伍德森站在場邊固然心急如焚,可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可以解決。

蘇特和斯蒂芬傑克遜兩人對老鷹來說實在太過重要,這兩人的缺席直接讓老鷹的戰鬥力下降了一半兒不止。

再加上本賽季場均可以交出13分4籃板3助攻的德里克安德森同樣缺席了本場比賽,伍德森實在想不到球隊還有什麼辦法可以扭轉球場上的局勢。

最後一節,堅韌的老鷹在史蒂夫納什和拉希德華萊士兩人的帶領下依然沒有放棄。

不過正所謂雙拳難敵四手,面對國王多點開花的狂轟濫炸,老鷹很快就無力招架。

第四節只進行了短短五分多鐘的時間,國王就一路將領先優勢擴大到了十三分。

最終全場比賽結束,兩名主力遭遇驅逐的老鷹遺憾的輸掉了這場比賽,沒能在主場保下球隊三連勝的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