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這場比賽早早就進入垃圾時間,所以蘇特的出場時間不多,但在有限的出場時間裡,蘇特卻裡突外投,向球迷完美釋義了何為剛中帶柔。

蘇特很慶幸,自己當初在技能盲盒裡開出了技能精準中投,雖然精準中投開啟後的時間只有兩分多鐘,但在對抗極為激烈的攻堅戰裡,同時開啟熱血狂暴和精準中投的蘇特,簡直比蒂姆·鄧肯還要恐怖。

無論是中距離的投射,還是對籃筐的衝擊,蘇特都能保證不錯的進攻效率,整個人的穩定性強的可怕。

哪怕這種狀態保持的時間只有兩分多鐘,但卻足以讓蘇特在關鍵時刻開啟局面,幫助球隊率先建立優勢,從而儘量帶動起身邊其他隊友的信心。

18日,老鷹又飛往波特蘭,客場挑戰波特蘭黑幫…

不!是波特蘭開拓者隊!

這場比賽由於連續的長途跋涉,致使老鷹整體的進攻狀態受到了一些影響,比賽一直打到最後時刻,才憑藉蘇特的連砍5分殺死比賽。

本賽季開拓者的戰績還算可以,目前球隊勝率超過50%,排名西部第十。

而這場比賽也是拉希德·華萊士自從被交易到老鷹後,首次面對老東家波特蘭開拓者。

與此同時,對戰老東家的其他球員還有老鷹的德里克·安德森,開拓者的賈森·特里、阿卜杜·拉希姆以及“蓋帽怪”拉特里夫。

尤其是賈森·特里,在這場比賽更是瘋狂嘗試出手,看樣子是想用一場勝利來告訴老東家,當初將自己交易離隊,是一件多麼愚蠢的決定。

可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開拓者的陣容深度固然不錯,但在蘇特野獸般的衝擊下,開拓者的內線防線還是很快就被沖垮。

“蓋帽怪”拉特利夫的禁區防守非常強悍,蘇特之前跟他做過隊友,很清楚正面挑戰拉特里夫是一件多麼瘋狂的事情。

不過好在老鷹中鋒是擁有投射能力的拉希德·華萊士,當拉希德·華萊士站在三分線外,拉特利夫就不得不跟著離開禁區,很難長時間蹲在內線等著蘇特的正面衝擊。

二三聯防固然可以讓拉特利夫始終留在禁區鎮守籃下,但一支球隊要想在防守端去守聯防,並不像球迷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首先,二三聯防這種透過全隊配合進行的防守陣型本身就需要私下裡進行大量的訓練和指導。

其次,二三聯防的缺陷也很明顯,就是罰球線的位置過於薄弱。

在老鷹擁有史蒂夫·納什這種歷史級別的傳球手時,為了讓大中鋒留在禁區就改守二三聯防並不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因為老鷹五位球員都擁有不錯的中距離投射能力,這也就代表老鷹隨便拿出來一位球員,都能站到二三聯防的死穴上進行殺傷。

當初與灰熊那場比賽,灰熊主教練胡比·布朗也曾在下半場一上來就守聯防,可惜,最終卻被納什和蘇特兩人的默契配合生生打垮,只守了不到五個回合就被迫放棄。

老鷹攻聯防的能力不如小牛和國王這兩支球隊,但在得到史蒂夫·納什以後,老鷹絕對是聯盟最不懼怕二三聯防的球隊之一。

畢竟老鷹就連大中鋒拉希德·華萊士都能落在三分線外進行投射,像二三聯防這種主要封鎖禁區的防守陣型,根本拿老鷹沒有辦法。

至於三二聯防這種封鎖外線的防守陣型,其他球隊更不敢在面對老鷹時輕易拿出。

蘇特向內線的殺傷力有目共睹,加上納什聰明的球商可以輕鬆閱讀防守,一旦老鷹針對內線發起衝擊,三二聯防很有可能會成為一種自殺戰術。

正是因為如此,全場出戰32分鐘的拉特利夫才一整場都被拉希德·華萊士拽到三分線的位置,除了個別幾個回合,拉特里夫基本沒有跟蘇特正面對線的機會。

而開拓者本賽季的首發大前鋒是球迷非常熟悉的扎克·蘭多夫。

按照正常的歷史軌跡,蘭多夫本賽季應該會拿下MIP的獎項,也就是進步最快球員獎。

畢竟上個賽季的蘭多夫場均還只能貢獻8.4分和4.5個籃板,可本賽季,蘭多夫的場均資料已經上升到20.1分10.5籃板和兩次助攻。

可惜,即便如此,蘭多夫也仍然沒有步入自己的巔峰期,進攻端的能力雖然不錯,但防守端的效率卻一塌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