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夫,你在場上的打法比較傳統,其實你可以平時多練習一下三分球。”

“一旦你的三分球命中率能夠上去,那麼無論是擋拆後的組織還是突破,都會讓你變得更加從容。”

嘴角露出一抹苦笑,麥金尼斯對著蘇特搖了搖頭:“沒有教練會喜歡一名控球后衛在外線去投三分,偶爾投兩個還行,如果將三分球當成常規進攻武器,沒有教練會允許我這麼去做。”

輕輕點了點頭,由於時代背景的影響和束縛,蘇特知道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花時間去練習三分,所以蘇特也沒有勸說太多,只是給出了自己最後的建議。

“你可以讓自己的打法看起來更合理一點,這樣教練和球迷對你的印象會有所改觀。”

“哪怕你在某場比賽多出手了幾次三分,只要你的打法足夠合理,這些在球迷看來就都是你應該出手的機會。”

“想做到這一點實際上並不需要多高的投籃命中率,只要你能把握好投籃選擇,到了任何一支球隊都很吃香。”

麥金尼斯44.2%的投籃命中率乍一看雖然很差,但其實這份效率已經比聯盟大多數的控衛球員要好。

只是麥金尼斯很多次的出手看起來都像是被逼無奈,而並非蘇特口中的合理,這也導致外界對麥金尼斯的感官有些糟糕。

即使麥金尼斯的發揮比較穩定,外界依然覺得麥金尼斯神一場,鬼一場,算不上一位穩重的一號位。

聯盟裡最好的例子莫過於正效力底特律活塞的“穩健先生”昌西·比盧普斯。

比盧普斯的職業生涯一直被球迷稱為“大心臟先生”,並且每當外界討論到穩定這個詞的時候,比盧普斯都會出現在人們口中的一號位討論名單裡。

彷彿比盧普斯這傢伙就是一號位上的穩定代表,幾乎每場比賽都能打出“影印機”般的資料。

可實際上,比盧普斯生涯投籃命中率最高的一個賽季也只不過才有44.8%,而本賽季比盧普斯的投籃命中率更是不足四成,只有39.4%,效率遠遠沒有球迷印象中那麼穩健。

而前世,比盧普斯曾在零三至零四賽季拿下過總決賽mvp。

當時不少人認為,比盧普斯能在那支平民活塞裡獲得這項榮譽靠的就是穩定,但其實比盧普斯在零四年季後賽的整體投籃命中率只有38.5%。

進入總決賽後,比盧普斯的進攻效率有所回升,不過投籃命中率依然只勉強達到四成。

可比盧普斯之所以能給球迷和媒體留下“穩如老狗”的印象,靠的就是過度合理的出手。

與麥金尼斯這種只有迫不得已才選擇三分出手的打法不同,比盧普斯進攻端經常會只利用一個擋拆就快速搶投三分,基本每一次出手選擇都恰到好處,就算頂著防守人投籃也讓人感覺這是一次機會。

可即便如此,仍然沒有人說比盧普斯這傢伙浪投,反而都誇讚比盧普斯打球足夠聰明。

要知道,活塞主教練拉里·布朗可是nba歷史上最討厭三分球的教練。

甚至拉里·布朗還曾在隊內立下過一項規矩,就是球員在場上三分球出手次數過多,會遭到教練組的罰款。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本賽季比盧普斯在三分線外的場均出手依然高達五次,最主要的是,就連一向痛恨三分球的拉里·布朗都對此沒有怨言,並且還多次當眾誇讚比盧普斯打球足夠合理。

所以球員在進攻端的選擇和主動往往比“被迫投籃”更能讓教練組接受,就好像凱文·加內特“鐵血大中投”的人設,有些事情一旦選擇合理,為外界留下的感官將截然不同。

沒有人會喜歡麥金尼斯這種只有在蘇特遭遇包夾後才咬牙投射三分的打法,這種投籃讓人看起來更像是被對手放空,成為老鷹進攻端的累贅。

比盧普斯的投籃命中率同樣不高,職業生涯沒有任何一個賽季投籃命中率高於45%,甚至還有九個賽季投籃命中率不足40%。

可比盧普斯厲害的地方就在於閱讀防守,該投的時候絕不含糊,就算頂著防守人出手也投得十分果斷。

不該投的時候,比盧普斯比聯盟所有控球后衛打得都慫,就是這種合理性的打法,讓比盧普斯贏得了“球隊大腦”的稱呼,反而讓外界忽視了他只有不足40%投籃命中率的事實。

麥金尼斯的個人實力自然不如比盧普斯,畢竟雙方在身體素質上擁有一定差距,作為九七年選秀大會的探花,比盧普斯的身體素質還是非常不錯。

可一旦麥金尼斯能在進攻端打得更加合理,就憑麥金尼斯本賽季場均12+3+8的表現絕對不至於像現在這般狼狽。

麥金尼斯並非沒有投射能力,只是對於自己的投籃嚴重缺乏自信。

加盟老鷹之前,麥金尼斯的三分球命中率還有著接近35%的效率,加盟老鷹後,由於蘇特的進攻效率更高,麥金尼斯反而在三分線外變得畏手畏腳。

將原本自己的打法全部拋之腦後,成了單純為蘇特提供“助攻炮彈”的傳統控衛。

蘇特為麥金尼斯提的建議比較中肯,雖說現在這個時期,控球后衛的首要任務還是組織,不像後世斯蒂芬·庫裡那樣拿起球就瞎.j.啵投。

但作為一名得到教練組信任的進攻梳理者,在場上該強硬的時候就要變得強硬起來,哪怕連續投籃打鐵,也總好過影響球隊士氣。

否則,被逼無奈式的打法只會讓蘇特進攻端受到牽累,遭到對方肆無忌憚的夾擊和延誤,同時也讓自己看起來就像一個慫包。

哪怕投出了50%以上的投籃命中率,球迷依然會認為麥金尼斯的打法不夠合理。

聽到蘇特為自己提出的建議,後知後覺的麥金尼斯點了點頭,對於這一點可謂深有感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