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8 望遠鏡裡看大明(第1/3頁)
章節報錯
會試早就結束了,不過,兩萬多考生並沒有離開京城。
因為他們都在等放榜。
這年頭,如果是院試和鄉試,那還有可能回家去等著放榜。
畢竟院試和鄉試還沒出省,離得近的一兩天也就收到訊息了,離得遠的有驛站報捷, 一兩天也能收到訊息。
而且院試和鄉試考完最少也要等一年左右才有後續的考試,完全不用在考試的地方等著。
就好比范進,考完鄉試之後就是餓著肚子走了兩天,走回家去等訊息的。
這會試就不一樣了,會試的考生不管離得多遠都必須赴京城趕考,而且, 如果考中了,上了貢士榜, 接下來還要參加殿試。
會試和殿試中間間隔就一個月, 而原來在沒有火車和輪船的情況下,遠一點的省份光是趕考路上耗費的時間就不止一個月。
如果回去了又收到訊息,考中了,上了貢士榜了,再回來參加殿試肯定是來不及了。
所以,貢士榜不出來,一般考生是不大可能離開京城的,這是幾百年來延續下來的習俗,就算這會有了火車和輪船,一般考生還是不會離開京城。
很多考生就算明知考得不好的,那也會心存僥倖,等著看結果。
畢竟,別的考生也有可能考得不好不是。
要是大部分考生都考得不好,那還是有上榜希望的。
還別說,懷著這種想法的考生還不少。
原本,大家都以為貢士榜怕是得殿試前一兩天才能放出來,因為這次參加會試的人太多了。
那人山人海的景象是誰都看到了的,以前才幾千人, 放榜都得等最少半個月,這次足足有兩萬多人,放榜還不得等到殿試前一兩天去啊?
沒想到,離殿試還有十來天的時候,禮部便在京城各處貼出通告,三月初五,早上卯時,準時放榜!
整個京城頓時轟動了,不知道多少考生在奔走相告。
殿試前十天就放榜,的確出乎了大多數考生的預料。
第二天一早,卯時還未至,京城貢院外的廣場上便已經人山人海。
這貢院是新建的,盤下了足足半條街,貢院裡面的考棚都多達三萬六千餘個,貢院外面的廣場自然不會小到哪裡去。
畢竟,考生進考場之前都是要排隊搜身的,如果廣場不夠大, 怎麼站得下兩三萬考生。
這廣場是夠大, 擠下四五萬人都沒問題。
放榜的牌坊也比原來大得多, 貼上幾千人的榜單都沒問題。
問題就是,這牌坊所在的位置有點怪。
這放榜的牌坊竟然在廣場的最邊上,而且,還在一個半圓形的巨坑裡面。
這一點著實讓考生們覺著奇怪,為什麼這放榜的地方要挖個將近一里方圓,足有半丈深的巨坑呢?
而且這巨坑還就在路邊上,他們要想進貢院去考試,要麼繞將近半里遠,繞過這個巨坑,要麼就得從臺階走下去,走進半丈深的巨坑裡面走上將近一里遠,再從對面的臺階走上去。
這不坑人嗎?
這放榜的時候更坑。
因為巨坑裡面最多也就能擠進去萬來號人,其他人,要麼只能站半圓弧形的臺階上,要麼就只能站上面的廣場上。
這麼遠的距離,根本就不可能看清榜單上的字啊!
正當一眾考生議論紛紛的時候,貢院的大門突然開啟了。
這又是怎麼回事?
一眾考生皆是滿臉驚奇的朝後面看去。
這會兒還不到卯時啊!
不是說卯時準時放榜嗎?
結果,從貢院大門裡面走出來的根本就不是什麼錦衣衛,也不是什麼京營將士,更不是什麼禮部的衙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