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也是歷史上的一個未解之謎。

歷史上,皇太極到了中年之後是真的經常吐血。

但是,他卻一點事都沒有,甚至,他還能邊吐血邊率軍打仗。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誰也搞不清楚。

他正在疑惑間,明軍那如同箭頭般的車陣都快刺穿整個大營了。

這個時候, 他也沒時間多想了。

他當即下令道:“快,傳令,騎兵繼續撤退,撤出山谷,令山谷兩側的火炮手裝填彈藥,準備開炮。”

說罷,他便揮手帶著一眾親衛衝下山坡,翻身上馬,直奔撤退的騎兵而去。

他要是再不跑,明軍的戰車都要衝到這裡來了。

至於兩個山包上的火炮,他已經顧不上了。

這些火炮肯定是來不及搬走了,明軍戰車的速度雖然不是很快,但這點距離最多一盞茶功夫就衝過來了。

他如果命人把火炮從山坡上抬下來,那正好送給明軍的戰車碾。

這些火炮反正都搬不走了,他總得命人轟幾炮試試,看看明軍這種戰車到底能不能轟得爛。

戰車裡面,駱威霖真正用望遠鏡掃視著兩側的山坡,剛剛這兩側的山坡上明明有火炮在朝他們開火,為什麼卻看不到火炮的蹤跡呢?

他看著那一排排堆砌的新土,已然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建奴在山上挖了壕溝,那些火炮就在壕溝裡面擺著。

而且,壕溝不止正面有,兩個山包的內側都有。

建奴的火炮是藏在壕溝後面的,那就必須調整兩側火炮角度,進行拋射才能轟擊到人家。

這個距離,這個高度,火炮應該調整到什麼角度合適呢?

他想了想,隨即下令道:“指揮車兩側火炮調整到四十度,裝填炮彈,準備開炮。”

他們排出的是箭頭陣型,突在最前面的指揮車是兩側都可以開炮的,而且這會兒指揮車也快進入兩個山包之間幾里寬的山谷了,兩側的火炮很快就能轟擊到兩邊的山坡了。

沒過多久,指揮車便進入山谷中。

他們還沒開炮呢,兩邊的山坡上卻是響起一陣劇烈的火炮轟鳴聲。

“轟轟轟轟”,不知道多少炮彈砸過來,指揮車首當其衝,中了好幾發。

還好,步兵戰車上面全是厚厚的鋼板,而且還傾斜了一定的角度,炮彈砸上面便彈飛了,根本不可能砸破裝甲,砸進車裡。

“哐啷,哐啷”,幾聲亂響之後,指揮車一點事都沒有,依舊在穩穩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