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當我們大明好欺啊!

我們不將這幫倭寇給滅了,以後他們還不知道會玩出什麼么蛾子來呢。”

好吧,打東瀛的確不需要什麼理由,這幫倭寇打大明主意可不是一回兩回了。

問題,東瀛不是這麼好打的,倭寇不是這麼好滅的啊!

兵部尚書盧象升想了想,隨即小心的提醒道:“皇上,這東瀛有點邪乎啊,前朝蒙元也曾想打下東瀛,結果去了兩次,兩次都遭遇海上風暴,尤其第二次,十多萬人,總共才幾人生還啊!”

這個泰昌當然知道。

元世祖忽必烈就曾兩次組織大軍跨海遠征,想要拿下東瀛。

第一次他們倒是衝到九州島上去了,奈何準備不夠充分,再加上對山地作戰不是很熟悉,結果久攻不下,不得不退回船上。

邪門的是,他們剛退回船上,當晚就遭遇了海上風暴,大半戰船都被吹翻了。

沒辦法,他們只能退兵了。

第二次就更邪門了,蒙元足足準備了大小戰船三千餘艘載著十餘萬大軍遠征東瀛,結果,尚未成功登陸便被東瀛人所謂的神風給吹得全軍覆沒,僅幾個人生還!

邪乎嗎?

朕還真不信這個邪!

泰昌連連搖頭道:“這個不是邪乎不邪乎的問題,帆船本就容易遭遇海上風暴,因為帆船出海需要勁風,而勁風最易變成風暴。你們沒聽那西班牙使者說嗎,西班牙無敵艦隊五次遠征英國都遭遇了海上風暴!這是根本就不是什麼邪乎不邪乎,這是帆船的特性造成的,我們現在有輪船了,就不用擔心這個了。”

好吧,這個的確有道理。

帆船出海的確需要勁風,誰知道這勁風會不會變成風暴呢。

大明有了輪船就不一樣了,出海壓根不需要什麼風,海面越平靜越好。

這樣一來,自然就不大可能遭遇海上風暴了。

盧象升聞言,不由連連點頭,躍躍欲試道:“皇上英明,我們什麼時候出征啊?”

他之所以提醒泰昌並不是因為畏戰,他只是怕跟蒙元大軍一樣遭遇海上風暴,仗都沒怎麼打便完蛋了。

泰昌這麼一說他便明白了,輪船真不大可能遭遇海上風暴。

那還有什麼好說的,直接開幹啊!

盧閻王之名可不是吹出來的,他根本就不怕死。

他只是不想帶著十餘萬甚至數十萬將士去送死而已。

泰昌聞言,卻是緩緩搖頭道:“這個不急,我們先做好萬全的準備再說。”

打東瀛是不需要理由。

但是,打東瀛卻需要好好準備一番。

東瀛真不是什麼小國,至少這會兒不是。

豐臣秀吉之所以會口出狂言,說什麼先下朝鮮,再滅大明,拿下天竺,稱霸世界,也不是因為狂得沒邊了。

這會兒的東瀛是真的不弱,不管是從人口上來說還是從軍隊數量上來說他們都不弱。

如果光論人口,這會兒除了大明就數東瀛人口最多了,保守估計,這會兒東瀛的人口最少也在一千五百萬以上,甚至兩千多萬都有可能。

而這會兒的英法、西班牙、神聖羅馬帝國等等,所謂的歐陸列強人口其實都在五百萬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