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這真是找對人了啊!

南居益連這個都想到了,還親身去實踐過,那解決災情的辦法也不用詳細介紹了。

泰昌直接了當道:“這個問題朕已經想到辦法了,蒸汽機你知道吧?朕已經命工部做了數千套蒸汽機驅動的水車,引河水上岸完全沒有問題。你只需考慮怎麼讓老百姓開荒種地,自給自足便成。”

還有蒸汽機驅動的水車?

有了這東西,引河水上岸應該是沒問題了。

問題,讓災民自給自足著實有點難啊!

南居益想了想,隨即小心的道:“皇上,陝西的耕地大多在渭河沿岸,而渭河沿岸的良田大多在秦王府的名下。這個,現在秦王已然削藩去國,地又歸到戶部名下了,這些地能分給老百姓種嗎?”

這些地可不就是留著分給老百姓種的嗎?

泰昌毫不猶豫的點頭道:“可以,削藩去國的十八個藩王和沒削藩的十個藩王足有上億畝地,這些你都可以先分給老百姓種。不過,這地不能白給,因為白給的東西人都會眼紅,而這上億畝地又不可能給所有老百姓均分了,所以,這個地還是要算錢的。”

白給的確不合適。

白給的東西不要白不要啊!

而且,這年頭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白給的東西,你但凡給誰家多一點,給誰家少一點,那都不得了。

不管你有什麼依據都不行。

這不能白給自然就要收錢。

問題,這會兒西北的災民哪來的錢啊!

南居益不由為難道:“皇上,西北連年大旱,老百姓差不多都揭不開鍋了,這會兒他們根本沒錢啊,您說,怎麼辦呢?”

這個好辦啊!

泰昌不假思索道:“分期付款你知道吧,讓老百姓每年還一點就行了。”

分期付款?

這個南居益還真不知道。

每年還一點他倒是聽明白了。

問題,就這樣老百姓也還不起啊!

南居益想了想,隨即小心的估算道:“皇上,因為旱情這會兒西北糧食產量本就不高,就算能用水車引水灌溉,那些地的產量估計也會減半,一畝能產一石糧就頂天了。

也就是說一個五口之家最少也要種四五十畝地才能自給自足,而按市價算四五十畝地就是將近一千兩銀子啊!

這麼多的銀子,普通老百姓就是幾輩子也還不起啊!”

這個也不是問題。

泰昌不假思索道:“你放心,老百姓能還得起的,只要他們種紅薯和土豆就行了。”

紅薯和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