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 大明八部(第2/3頁)
章節報錯
以往皇上每次召他們來文華殿議的差不多都是驚俗駭世的事情,這次商議新科進士的任免問題,總不至於驚的他們受不住了吧?
沒想到,泰昌緊接著又鄭重道:“這會兒都開春了,西北的災情我們是該著手解決了,朕決定成立農部,專門來負責此事,以後戶部就不用管農戶了,專門管帳就行了,農戶就由農部來負責。”
啊?
又組建一個新部啊!
這三省六部制本是延續了將近千年的朝廷基本架構。
特別是六部,洪武大帝都沒動過。
當今皇上倒是好,這剛組建一個新部不久,又來了一個。
原來的六部都變成八部了!
你們這又是什麼表情?
泰昌不由好奇道:“怎麼,不行嗎?”
這。
沒人說不行啊!
只是您這來得也太突然了。
內閣首輔徐光啟無奈的道:“皇上,這農部之議好像沒什麼問題,問題就是,誰來負責組建這新的農部呢?”
這的確是個問題。
農部是個新部,連個章程都沒有,這第一任農部尚書可是至關重要。
原本,最適合當這農部尚書的便是徐光啟了,因為他的農學成就最高,編撰出來的《農政全書》更是難得的農學典籍。
奈何人家這會兒已然是內閣首輔了,一天光是處理奏摺都忙得夠嗆,他可沒這精力再來管這什麼連個章程都沒有的農部了。
泰昌很是乾脆的攤手道:“這個就要看你們的了,你們可有合適的人選舉薦啊,舉賢不避親,你們都放心大膽的舉薦。”
什麼舉賢不避親啊?
您不會是想讓我家驥兒上吧!
徐光啟連忙閉上嘴巴不吭氣了。
他是真怕皇上突然間發瘋,把他兒子徐驥給拎上去。
那就太荒唐了。
他兒子徐驥才剛金榜題名呢,立馬擢六部尚書,哦,不對,這會兒應該說八部尚書了。
要真是這樣,那他可就要被天下讀書人的唾沫星子淹死了。
他是指望自己的兒子能成就一番大事。
但成就也不是這麼成就的,這也太快了。
剛金榜題名就出任八部尚書,這簡直是千古未有之奇聞啊!
問題,皇上還真有可能提他兒子上去。
因為皇上說這次組建農部主要是為了主持西北賑災事宜啊。
原來皇上可是說了,西北賑災就靠他寶貝兒子了。
泰昌也的確有這個想法。
如果眾臣都提不出合適的人選來,他就讓徐驥暫代農部尚書之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