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條魚線上最多也就掛幾百個鉤子,一次能釣上來幾百斤魚就算是不錯了。

如果光用魚線釣,幾十萬斤魚那得放上千次的線!

這個顯然是不現實的,因為魚群不會一直等著你釣,它們在海流中也會不斷變換位置的,你釣個幾十次,它們可能還在,你釣個幾百次,估計魚群早跑沒影了。

而且,一艘漁船還不能放太多的魚線,因為魚線在水下可能會纏繞到一起,到時候可就麻煩了,蒸汽機帶動的軲轆很有可能把魚線拽斷。

所以,這會兒一艘漁船也只是在左右兩邊各裝了一個大軲轆和一個滑槽。

兩邊各一根魚線,主要用來探測魚群位置。

一根魚線百來個鉤子兩個漁民不斷在兩邊上魚餌,蒸汽機帶動的軲轆放下去也不需要多長時間。

不到一盞茶功夫,幾十丈的魚線便放完了。

接著就是讓軲轆反轉,把魚線飛快的拉上來。

這拉魚線的時候就不用掛魚餌了,所以能用最快的速度來。

甲板兩側的軲轆飛速轉動,不一會兒魚線就被拉上來了。

可惜,結果並不是很理想,五艘船十根魚線上千個鉤子,釣上來的魚總共也就幾十條,有的魚線上甚至一條魚都沒有。

也就是說,這一塊並沒有什麼大型魚群。

沒辦法,只能以最快的速度往前開一段,然後把魚線放下去繼續試。

五條漁船如此反覆試了好幾次,大約半個時辰之後,魚線上的魚終於多了起來。

而且,還都是一尺以上的大魚。

泰昌也不知道這是什麼魚,一條條的,竟然比他們當初釣的鱸魚還大,這一條最少也有兩三斤!

五條漁船又分散開來試了兩次,那魚線上的魚是越來越多,越來越多,到後面都是連著上了,一根魚線上就是幾十上百條!

這就證明,下面有大魚群了。

漁船上的老漁民一陣吆喝,很快,每條漁船兩邊的四艘車輪舸便開了出去,他們開始放兜網了。

那巨大的兜網飛快的放入海中,很快,海面上便出現了一排排浮標。

百餘丈長的漁網那就是一里左右,車輪舸放起來簡直不要太快。

兩艘車輪舸把巨大的兜網一張開,緊接著便拉著兜網的兩頭往大漁船的前後兩側靠去。

不一會兒網兜上的繩子便被遞上了甲板,又是兩臺蒸汽機帶動的軲轆飛速轉動,那巨大的兜網便被飛快的拉向大漁船的側面。

好傢伙,兜網還沒有完全拿到兩側的平臺附近,那浮標中間便出現了密密麻麻的魚頭,那密集程度,怕不有成千上萬條!

也就是說,一網的收穫恐怕有上萬斤!

這麼多的漁獲,吊葫蘆都吊不起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