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 火炮的奏鳴曲(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種火炮的射程大家也很熟悉,就是三里左右。
所以,大家都把望遠鏡對準了第三根橫線。
果然,炮彈就落在三里線附近。
緊接著便是炮口尺寸二寸半,炮管同樣是五尺長的火炮了。
“轟”的一聲巨響,又是一發炮彈飛了出去。
這一聲巨響就比剛才那聲巨響沉悶多了,就好像是悶雷一樣。
這火炮的炮彈飛出去的距離也比較的遠,反正三里線附近是沒有看到蹤跡。
泰昌命水師將士跑過去仔細搜尋了好一陣才發現,那枚炮彈竟然已經飛到六里線附近去了!
也就是說,將射程提升到五里以上的目標已然實現了,只需改變炮管的粗細和長度便行了。
不過,泰昌並沒有命人停止試射。
這麼多樣品都做出來了,自然要試試效果,興許有的火炮射程能超過十里也不一定呢。
再說了,這種兩寸半的火炮炮彈也太小了,也就相當於一個拳頭那麼大,在這個炮彈殺傷力基本靠砸的年代,這麼小的炮彈自然不行,根本沒多大殺傷力。
緊接著他又命人試了試炮口是五寸,炮管長度是七尺半的火炮。
這種火炮的轟鳴聲同樣比較的沉悶,不過射出去的距離卻只有四里多,還不到五里。
這也印證了火炮口徑和炮管長度的比例關係能決定射程的猜想,果然是倍數越大射程越遠。
接下來就是刻了膛線的火炮了。
泰昌的意思,還是先試五百斤的雷神炮。
因為五百斤的雷神炮他們最為熟悉,沒有刻制膛線之前的射程他們也印證過很多次了,就是三里左右。
有了這個基數,他們就能準確的判斷出膛線對於射程的影響了。
張元芳一聲令下,水師將士直接把四門刻了不同膛線的雷神炮抬了上來。
三根膛線,深度是一分的雷神炮試射效果並不是很好,炮彈才飛出去三里多不到四里。
這種火炮的轟鳴聲也不是那麼劇烈了,給人的感覺就像是漏了點氣一樣。
這應該是膛線刻得太深了所致。
三根膛線,深度是半分的雷神炮試射效果就不錯了,炮彈竟然飛到了五里線附近。
而且這種火炮的轟鳴聲跟原來的轟鳴聲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這就證明膛線刻半分聲應該是比較合適的,起碼不會漏氣洩壓。
果然,後面試射六根膛線的雷神炮時便印證了這一點。
六根膛線,深度是一分的,還是跟漏了氣一樣,轟鳴聲並不是很劇烈,而且也才射出去三里多遠。
六根膛線,深度是半分的就不一樣了,一炮轟出去,直接射出五里多遠!
這就證明,刻六根膛線要比刻三根膛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