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他這話一出,所有考生臉色都是微微一變。

為什麼呢?

因為《四書五經》裡沒有這一句啊!

也就是說,皇上出的這題本身就不符合規矩。

泰昌當然知道他出的這題不符合以往的規矩。

不過,這規矩已然不合時宜,所以,他要改!

他是皇帝,當然能改規矩。

而他前面的十幾位就不敢改這規矩。

因為他們都被群臣給裹挾了,敢改這種規矩,勢必會被彈劾奏摺給淹沒!

還好,這會兒他已經牢牢掌控了軍權,而且,滿朝的文臣,就要被他清洗乾淨了,根本沒人有機會上奏摺來彈劾他了!

現在,他就是要看看這些考生的反應。

如果有人拿著什麼聖賢之道來勸諫,那麼,不好意思,滾!

殿試一般是不會淘汰貢士,但是,誰敢在這個時候跟他唱反調,那他也不會客氣。

規矩都能改,破例淘汰幾個貢士又怎麼了?

他需要的是安國興邦的能臣,不是把規矩看得比什麼都重要的腐儒!

還好,這些學子都不是腐儒。

他們只是臉色微變,並沒有什麼人準備站起來勸諫一番。

泰昌微微點了點頭,隨即又朗聲道:“古語有云,盡信書不如無書。你們讀書,不是為了讀書而讀書,而是為了治國齊家平天下而讀書,這個,你們要分清楚。好了,現在開始答題。”

所有考生聞言,連忙抽出草稿紙,提筆沉思起來。

安國興邦之策是什麼?

這個並不是什麼深奧難懂的古文,所有考生自然都明白,而且,安邦興國之策有很多,比如富民,比如強兵,比如廉政,比如破虜等等,方方面面都可以寫。

問題,正是因為能寫的太多了,才不好下筆。

因為他們不知道皇上想要他們論述的到底是哪種啊!

這下怎麼辦呢?

八股文第一股就是要破題,他們都不知道考題的重點在哪裡,又怎麼破題!

這個就有點考驗人的才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