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能臣否(第2/3頁)
章節報錯
難道朕真的錯怪這個吳淳夫了?
難道這個大貪官當上戶部尚書之後就轉性了?
泰昌又盯著吳淳夫看了一陣,直到這傢伙額頭都冒汗了,他才揮手道:“行了,你先下去吧。”
吳淳夫聞言,連忙躬身告退。
說實話,他都嚇得快尿褲子了。
皇上那眼神也太可怕了!
如果皇上突然腦子一抽,命人把他拖出去砍了,他找誰說理去?
泰昌的腦子當然不會突然間抽筋,他坐那裡皺眉沉思了一陣,這才對著門口朗聲道:“傳駱思恭。”
沒過多久,駱思恭便疾步而來。
君臣一番見禮之後,泰昌便低聲道:“傳朕密令,命曹文詔率神武營騎兵趕往商州圍剿反賊,不管怎麼樣,一定要把這股反賊清理乾淨!”
這貪腐的問題一時半會肯定是查不清了,還是先收拾了商州的反賊再說。
不管怎麼樣,這股反賊一定要剿滅!
因為這就是個火苗,如果商州反賊起來了,那其他地方肯定會爭相效仿。
星星之火不撲滅,到時候就是野火燎原了!
歷史上的大明王朝是怎麼滅亡的?
天災固然是一個主要原因,這些災民不斷造反,此起彼伏,怎麼都剿不滅,也是一個很大的原因。
要知道那時候的大明王朝本就被建奴和西南土司叛亂整得焦頭爛額,西北災民再這麼瘋狂的造反,神仙都扛不住啊!
所以,商州這股火苗一定要撲滅,要不然就是西北大亂,到時候建奴再趁機一頓亂搞,大明王朝又要陷入危局了。
泰昌認為,調神武營騎兵去圍剿反賊應該是最快的,畢竟騎兵的速度根本就不是人兩條腿能跟的上的。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神武營那邊還沒傳來訊息呢,鄖陽撫治薛貞卻是八百里加急傳來捷報。
華山衛一千屯衛精銳已經趕到雒南,解了雒南縣城之圍,並將反賊趕往南邊了,而撫治薛貞正親率鄖陽府一千屯衛精銳北上,準備兩邊合圍,剿滅這股反賊呢。
這麼快的嗎?
雒南他還是知道的,這雒南本叫洛南,因地處洛陽的西南面而得名,而這會兒的洛陽也不叫洛陽,而叫雒陽。
這一切都因為他叫朱常洛,洛字得避諱,所以,凡是帶洛字的地名都得改成雒字。
這雒南跟他的名字相關,他自然是關注過的。
雒南就在華山的正南方,離華山衛才幾十裡地,華山衛精銳一天時間趕過去倒也不奇怪,怪就怪在這鄖陽撫治薛貞反應也太快了。
要知道,鄖陽撫治所在之地離雒南足有五百多里呢,八百里加急一天都打不了一個來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