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一世聽到手下人彙報,那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當是不知道。

這樣一來,大明西洋商號的生意就更紅火了,連帶大明錢莊的生意也紅火的不行了。

他們每天幾乎都有幾千斤的金銀進賬,那銅幣更是多達上萬斤一天。

這些金幣、銀幣和銅幣他們自然不會再放市面上去流通了,凡是被他們收上來的,那都被快船送去了里斯本租界,全部用衝床衝成了大明標準的金幣、銀幣和銅幣。

泰昌這麼搞就是要把整個歐陸的金銀銅慢慢收完,讓人家只能用大明的貨幣!

這樣一來,大明的貨幣必將變成歐陸通用的貨幣,而整個世界的通用貨幣體系也只能由大明帝國說了算!

好吧,這會兒還沒有什麼貨幣戰爭的概念,歐陸貴族雖然知道這樣下去不好,但是,大明的奢侈品實在是太好了,他們根本就管不住自己的錢袋子。

至於平民,他們兜裡本來就只有那麼點銅幣,換成大明的銅幣和用自己國家的銅幣那就沒多大區別,只要銅幣能買到物美價廉的東西就行,他們根本就不會去想什麼貨幣的問題。

更何況,大明西洋商號對他們還相當的不錯,從修建商業街到搬運各種貨物,人家請的都是本地的平民,而且工錢開得還相當的高,幹上一個月那就是半磅銀子。

半磅銀子足以在大明西洋商號買一千多磅的糧食,他們養活一家人都沒有問題了。

更令他們興奮不已的是,大明西洋商號還給他們謀了個大福利。

那就是免費送他們報紙,讓他們自己拿去售賣。

至於這個報紙的售價,那是相當的便宜。

比如在倫敦,報紙的售價就是四分之一便士一份。

四分之一便士是多少錢呢。

按英國的貨幣體系,一英鎊等於二十先令,一先令等於二十便士,而一英鎊這會兒就是一磅銀子。

這麼算起來一便士就相當於二十五文左右。

英國的銅幣總共有三種,一便士的,半便士的,四分之一便士的。

沒辦法,英國最小的貨幣單位就是四分之一便士,所以,大明西洋商號只能給《世界報》的定價四分之一便士。

四分之一便士那就是六文錢,英國人會買嗎?

這個應該不用擔心,因為這會兒歐陸的物價高得出奇。

比如說糧食,大明西洋商號在北美的收購價是一兩銀子五石,而這邊的糧食售價基本上是一兩銀子一石。

沒辦法,這些殖民強盜掠奪的金銀太多了。

他們是瘋狂掠奪了相當於他們原來金銀銅儲備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金銀銅,而他們產出的糧食和其他東西並沒有顯著的增加,所以這會兒歐陸的錢根本就不值錢。

大明西洋商號之所以把糧食定價一兩銀子兩石,那只是為了搶佔市場,讓這邊本來就不多的幾個出產糧食的國家破產,縮減產量。

其他東西就不一樣了,就好比普通的瓷碟子。

這東西在大明本土就不值錢,就算做得最好的,專供外貿生意的,一擔的進價也就二十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