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昌著實沒想到,阿三竟然還想玩把大的。

當然,不管玩多大,他都玩得起。

說句不好聽的,有一百七十餘萬人馬鎮守這如同天塹般的防線,阿三哪怕窮兵黷武,召集上千萬人馬過來都不可能攻破。

問題就是,阿三這把到底能玩多大,玩完這把之後他們還玩不玩得起了。

阿三到底想玩多大呢?

莫臥兒帝國大營北面的叢林裡,王衝正帶著十餘個親衛不停的往返於各個小隊建立的據點之間,總計著莫臥兒帝國兵力。

他們計算人家兵力的方法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看營帳。

先細細數數一個營帳裡住了多少人,然後再細細數數一排是多少個營帳,然後再數數是多少排就差不多了。

莫臥兒帝國排出的戰陣那著實不是很整齊,但是,他們的營帳卻是建得很整齊,好數的很。

這會兒莫臥兒帝國還在不斷的增兵,不斷的搭建新的營帳,那總兵力也是蹭蹭的往上漲,每天最少增加兩三萬,有時候甚至多達四五萬。

沙賈汗其實也想快點將人馬聚齊,問題他手裡頭總共也就四五百艘戰船,而大部分兵力還得靠這些小戰船從恆河流域的支流和幹流運送過來。

特別是他小兒子巴赫什從西邊拉過來的人馬,那更是隻能坐船,要是從陸上行軍,恐怕半年都趕不過來。

一個多月後,莫臥兒帝國大營原本空著的營帳基本都已經填滿了,新建的軍營裡都已經住進去將近二十萬人馬。

這時候他們終於停止擴建軍營了,不過,還有大致一半的新建的軍營是空著的。

這就證明,莫臥兒帝國這次最少調集了一百四十萬人馬,甚至一百五十萬那也不是不可能的。

泰昌估計,阿三怕是要玩不起了。

因為加上前面被他們消滅的八十餘萬人馬和俘虜的二十萬人,莫臥兒帝國已經調集了大約二百五十萬大軍了。

而且,莫臥兒帝國的都城和西部邊境不可能一點人馬都不留。

這麼多的人馬,應該差不多要達到極限了。

要知道,當初大明本土人口也不止億萬,真正能召集的人馬也就兩百多萬。

如果這兩百多萬人馬沒了,那大明基本上就完了。

當然,阿三可能不會這麼認為,他們的想法就跟一般人不一樣。

不過,想法再不一樣也改變不了事實。

事實就是,要把人調集過來打仗,那最少也要有那麼一點基礎。

比如,大明的屯衛。

大明的屯衛這百多年來是大多在種地,但是,人家好歹也是軍戶出身,按大明律例,他們是隨時有可能被徵調上戰場的。

這種情況下,屯衛裡的老兵多少會教導自己的後代一點戰場上的知識,甚或教自己的後代一點刀馬功夫。

所以,大明的屯衛一般徵集起來操練個把月基本上就能上戰場了,起碼守城是沒有多大問題了。

如果是農戶、匠戶、商戶這些根本沒有摸過兵器,也不知道打仗為何物的平民百姓,就算再身強體壯,那最少也要操練幾個月才能派上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