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派景釋榕去江南,主要讓他去抓貪官的。

江南歷來都富裕,貪官相對也較多。

朝廷幾次派人去整頓,卻次次拿不到人家貪汙的證據。

可見江南的貪官多滑頭。

景釋榕雖年輕,但辦事牢靠。

他今年十八,長的貌若潘安不說,能力也很卓越。

於是皇帝大手一揮,讓他立馬下江南捉貪官。

這次仍是派他當欽差,手握皇帝給的令牌,見牌如見人。

不過皇帝讓他把貪官罪證查明,才能把髒銀都收回來。

景釋榕知道江南貪官滑頭,欽差身份只會打草驚蛇,便掩蓋欽差身份,以布商的身份下江南。

這頭。

瑩姐兒他們到了日子,準備出發江南了。

他們走的這天,錢家莊的百姓都來相送,可見梁晉多得百姓的心。

這次下江南,帶的家當跟人口比之前更多一些。

如今康哥兒、陽姐兒還有森哥兒,都配了自己的小廝跟丫鬟,家裡人口逐漸變多。

伍氏跟瑩姐兒身邊也重新找了丫鬟,都是錢家莊挑的,忠實又能幹。

小紅跟同喜媳婦則準備給瑩姐兒當掌櫃或是後廚。

因為家裡人口增多,開銷變大後,梁老太直呼,“老孃不幹了,一家二十幾口人,都要吃飯,還要月錢,老孃哪來的那麼多錢。”

本來家裡都是梁老太在當家,錢也在她那裡。

自從家裡養這麼多丫鬟小廝,梁老太第一個不同意。

伍氏好說歹說,她只同意把丫鬟小廝籤死契,不然不準買。

活契的下人得管飯還得發月錢,死契就不用了,橫豎他們是梁家的人了,管飯就行,月錢想都別想。

伍氏汗顏,雖說不用花月錢,但總要給人家吃飽一點吧。

梁老太知道不發月錢就是最大限度了,再苛刻人家,確實影響不好。

不過每天支出那麼多銀子,她都肉痛,乾脆把財務大權交出去,讓伍氏自己看著辦。

伍氏嫁梁家十幾年,頭一次拿到財政大權,卻是這個原因,著實有些哭笑不得。

不過算了,婆婆怕給錢的時候肉疼,不夠的時候還得找她借會沒面子,乾脆把財政大權給她管,省的以後為錢的事吵架。

伍氏也沒推脫,接過來管了。

現在孩子們都能讀書了,大的小的也都懂事了,她也確實該操持家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