瑩姐兒聽的津津有味。

問,“那如今,大家都中大米了嗎?”

麻婆子嘖道,“那倒是沒有。”

因為賣果子能掙錢,大家都捨不得放棄賣果子跟蜜餞,仍是一起賣果子。

至於大米,有的人往外買進來。

有的則是自己種。

因為有人種,便又有人一起跟風種。

所以現在梨花鎮兩旁的土地,幾乎是一邊稻子,一邊果樹,看著奇奇怪怪,但不妨礙人家就是要種一樣的。

瑩姐兒汗顏,沒想到梨花鎮這麼喜歡跟風。

她問麻婆子,“那大家都把果子賣去哪裡啊?”

麻婆子告訴她,“從鎮口出去,那裡有個碼頭,大家都把果子跟果脯挑到那個碼頭,那邊有很多老闆,專門來這邊買果子跟蜜餞。”

瑩姐兒點頭,倒是能想象碼頭的熱鬧。

她問麻婆子,“那咱們這麼多果子,都能賣出去嗎?”

供貨量有那麼大嗎?

麻婆子點頭,“當然有。咱鎮上的果子賣的都不貴,所以銷的很快。”

加上碼頭那邊的老闆,做的都是大生意,果子蜜餞家家戶戶都用的到,買的人也多,並不怕沒人買。

加上薄利多銷,自然賣的完了。

瑩姐兒點點頭,算是瞭解了。

麻婆子又跟她說,“你別看果子賣的好,但婦人們相處的卻不太好。”

因為賣的東西一樣,有競爭力,便多了許多摩擦。

加上有的人家果子品相好一點,賣的就貴了一點,立馬就招人恨。

這些賣果子的大多是家裡的婦人跟婆子。

婆子們有的比較不講理了,能直接當面跟你吵。

所以鎮上的縣太爺也是煩的很,天天處理這些娘們吵架的事。

瑩姐兒聽後,忍俊不禁,不由替她爹擔心起來。

都說三個女人一臺戲,這麼多婆子跟媳婦,吵起來估計頭得疼三天。

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