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海利伍德慘案(第2/2頁)
章節報錯
“1923年4月2日,海利伍德紡織品與成衣廠發生大火,由於大門被反鎖,導致33名女工被活活燒死……
“海利伍德紡織廠是大富豪洛克菲爾控股的公司,發生了這起慘案之後,洛克菲爾本人遭受了輿論的抨擊和非議……
“經過海利伍德慘案的推動,洛克菲爾財團面向社會發布公告,承諾改善勞動者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
肖恩從報紙堆中抬起了頭:“海利伍德慘案,發生在一年前……是一起引起了社會轟動的大事件。
“為什麼他們要把詩歌協會的假地址定在那裡?
“啟示中那些被焚燒的女工,為什麼要指引我找到這個小女巫的屍體?”
“這起慘案跟艾莉雅的失蹤有什麼關係?”
肖恩嘗試著將兩個事情拼合在一起,但發現根本不可能:“艾莉雅從沒來過紐國,海利伍德慘案怎麼可能跟她有關係?”
肖恩在翻閱索引冊的時候,還發現了一件事:“有關於海利伍德慘案的報道,全部集中在1923年,這之後,這起事件像是成為了一種禁忌,再也沒有被提起過……這也是非常奇怪的一件事。
“能查到的資料就這些,再想了解這個事件,只能去尋訪當年的相關人士,或者去火災發生地看看了。”
肖恩在回去的路上,順手買了一份當天的《每日訊息》。他直接翻動兩頁,在本地新聞的最下方,一個牛奶廣告的旁邊,他看到了艾莉雅的照片,以及他寫的文字。
肖恩意識到看到廣告的人可能要給自己打電話了,於是趕緊回到了酒店。
——
為了防止對方透過電話號得知自己的住所,肖恩在報紙上刊登的是無法在黃頁上查詢到的電話號碼。
報紙放出的這一天,肖恩接到了六十幾通找他的電話。作為職業記者的肖恩,可以透過電話溝通直接瞭解情報的真偽以及重要性。
這是一種經過多年溝通練就的,跟“職能”差不多的“特殊能力”:他可以根據來電者的語氣、說話方式、描述內容等等,得知對方說的是否屬實,並即刻判斷是否具有調查下去的意義。
這六十幾通電話中,有十幾通詐騙電話。他們都聲稱自己有艾莉雅的線索,想要肖恩“預先支付一定的報酬”。甚至還有人直接在電話裡聲稱自己綁架了艾莉雅,要求肖恩支付一萬紐元的贖金……
肖恩在之前就預判到了會發生這種情況,所以也沒有太過驚訝。
當然,他肯定不會把要求他支付“贖金”的電話當真——對方如果真的要用艾莉雅勒索,早就會聯絡他了,也不用等到報紙刊登尋人廣告後才來電。
剩下的電話,在肖恩仔細瞭解之後,基本都可以排除——他們聲稱自己看到的跟艾莉雅很像的女孩子,仔細詢問起來,在身高、口音、髮型等等特徵上都存在明顯的差異。
在黑白照片中,看不出艾莉雅有著及腰的長髮,無法分辨她的眼睛是淡藍色,更不可能聽到她明顯的萊昂口音。肖恩故意隱瞞了這些資訊。
這些都是用來鑑別來電真偽的“暗釦”,只有見過真正的“艾莉雅”才會知道。
一天下來,沒有一通電話提供的線索具備追查下去的價值,雖然不斷安慰著自己,肖恩還有些失望。
電話鈴聲再次響起。已經接了六十幾通無用電話的肖恩,不厭其煩地拿起了聽懂:“你好,這裡是肖恩·狄金森。”
“晚上好,肖恩先生。”對面是個醇厚的男聲,說話有著獨特的韻律,“我是比爾先生宴會上,那個和艾莉雅一起的男人。”
肖恩眼睛睜大了,幾乎單手掰斷了手中鉛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