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經深了,雁門關陷入寂靜,只幾處還閃爍著燈火。

龐玉在屋內沉默的等待著,等待了很久很久,一直到夜風呼嘯著吹入屋中,將時明時暗的燭火吹滅。

“三兄真的不去?”

“不去,淮陽王一到,韓國公無力相爭。”薛萬鈞苦笑道:“誰知道龐玉之後,朝中居然設河東道行軍,而且還是淮陽王統領代地。”

薛萬徹嘿然道:“當然是因為懷仁。”

薛萬鈞斜眼瞥了眼這個胞弟,“你倒是運氣,碰到魏嗣王這種有情有義的。”

從夏州總管莫名其妙的調任代州司馬,一個是下州,一個是名義上轄五州之地的上州,勉強算是平調,但薛萬徹還是很不滿的。

但等抵達代州,薛萬鈞仔仔細細的剖析後,薛萬徹才明白過來,東宮一脈中,自己、魏徵與李善的關係最為親近,所以人家將魏徵送去嶺南,將自己送到代州,完全是一片好意……雖然都是威名赫赫的猛將,但薛萬鈞心思比其弟細膩的多了。

“拆開看看吧。”薛萬鈞拿起剪刀剪去一小截燈芯,燈火猛地亮了起來,“四弟,以後不得與東宮再有來往……聽到沒有?!”

“大哥還在東宮呢……聽到了,聽到了。”薛萬徹嘟囔了幾聲,從袖中取出李道玄帶來的李善的信。

薛萬鈞像是沒聽到似的,大哥薛萬述如今是東宮屬官,但兄弟五人中,他和四弟在幽州,而大哥在洛陽的王世充麾下,早年就分開了,情分不重……如今秦王即將上位,能拉出來一個是一個。

就算最後太子敗北,有自己和四弟在,大哥至少應該能逃得一命。

正在心裡想著呢,卻見對面的四弟臉色不好看,薛萬鈞眉頭一皺,“怎麼了?”

“滿篇斥責,還帶上三兄你了。”薛萬徹覺得有些莫名其妙。

薛萬鈞接過信看了幾眼,眉頭又是大皺,放下信件正準備開口,但想了想再次拿起信仔仔細細的看了又看,最後嘆道:“該有此一罵。”

“甚麼?”薛萬徹懵懵懂懂。

“魏嗣王殿下舊部遍及軍中,只怕早就知曉了。”薛萬鈞咂咂嘴,“是為兄做的差了。”

在龐玉與秦武通相爭的時候,薛萬鈞、薛萬徹兄弟玩了個老招數,一個聽命龐玉,一個聽命秦武通……至少不會輸到底。

但薛家兄弟卻忘記了,在奪嫡時候,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那叫謹慎,那叫留後路,但在戰時,這叫取禍之由。

為什麼代州軍不穩,龐玉在代州毫無根基,也沒有名分,憑什麼和代州總管秦武通相爭?

憑的就是同為秦王一脈,出任代州軍騎兵總管的右衛將軍薛萬鈞。

秦武通與李善關係不錯,都是李淵的嫡系,直接一封信送回了長安,代州總管府的錄事參軍事李義琰與李善是同年,關係也好,也送了信回來……李善分別與李淵、李世民通氣後,乾脆利索的讓李道玄帶了這封信過來,直截了當的將薛家兩兄弟罵了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