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轉機(第1/2頁)
章節報錯
天策府內。
李世民巡視了防務之後回到正廳,神情平淡,沒什麼表情,踱步進來的秦王妃知道丈夫這樣的表情實際上是頗為焦急的表現,低聲安慰了幾句。
畢竟現在一切都還沒有擺在明面上,頂多是秦王回京後沒有入宮引得很多人心有疑慮,東宮也沒有正式的謀逆舉動。
李世民低聲道:“東宮此番欲魚死網破,孤倒是不慮,只憂隴右。”
已經詢問過尉遲恭了,在自己啟程離京之後的短短几日內,靈州戰局再有變化,突厥欲渡過黃河,只可能是攻略隴右道。
李世民現在最擔心的就是突厥將隴右道打爛……說白了,拼死一搏的李建成無所謂,裴世矩無所謂,但已經將天下視為囊中物的李世民卻是很在乎的。
頓了頓,李世民輕聲問道:“可有回報?”
“只有往江國公、酇國公府邸的信使回來了。”秦王妃臉色有些不太好看,“江國公與酇國公均尚未回府,往宋國公、平陽公主府以及其他府邸的信使都未能回返。”
“看來東宮在金城坊周邊安排了人手。”李世民看了看外面漆黑的夜空,“算算時日,坊門也快關閉了。”
“是。”秦王妃低聲道:“明日……”
“明日尉遲恭必能領兵抵達長安。”李世民嗤笑道:“孤與趙郡王、平陽公主率親衛抵達朱雀門,請見江國公、宋國公與舅父。”
“若是父親現身,自然一切妥當,若是父親以及諸位宰輔不見,自然是率親衛入皇城,接管北衙禁軍。”
李世民其實對目前的局勢並不怎麼放在心上,他心裡有數,在一年多的壓制後,東宮手中的底牌也不過就是那些長林軍了,自己帶回京的四百親衛足夠潰敵了。
更何況,長林軍如果真的進了皇城,等於是東宮承認了謀逆,而北衙禁軍,即使有王君廓叛變,但李世民有信心能控制得住。
其實李世民心裡有數,最保險的措施是自己在城門關閉之前就率親衛離開長安,那東宮就什麼招數都沒有……總不能一直軟禁陛下吧?
不需要太長時間,兩三日……準確的說後日李淵不現身,那一切都瞞不住了,因為後日是十月初十,李淵是上朝的,參與早朝的百官都會在太極殿覲見。
到那時候,李世民想怎麼辦就能怎麼辦。
但問題在於,其一李世民不希望拖得太久,隴右道很可能就在近期生變,河東戰局暫時穩定下來,但誰都不知道會不會再次生變,李道宗、李道玄還被困在幷州,李世績、劉世讓還被割裂在朔州。
其二是天策府諸多大將的家眷子女都在金城坊以及附近,自己離開自然是安全,但萬一諸多將領的家眷被殺被俘,那就操蛋了……不說別人,李世民自己的妻妾子女都這麼多,不可能帶走的。
其三在於李世民本人的性格特點,太過自信了,他有信心能迅速平定亂局。
李世民心裡盤算著,只要明日一早尉遲恭率軍抵達通化門,那就大局已定,不過李懷仁到底現在如何了……
李世民正盼著的尉遲恭的狀態可能與他猜測的不太一樣,這位勇武的大將如今雙目噴火,身上明光鎧掛著三兩隻羽箭,雖手舞馬槊,卻無計可施,身邊的十個親衛已經倒了一大半了。
倒不是尉遲恭無能,而是來襲者太無恥,壓根就不跟尉遲恭交手,猝然相逢道左之後,立即一蓬箭雨撒過來,然後在遠處放風箏。
放風箏尉遲恭也無所謂,但問題是來襲者的目標並不是他們,而是他們胯下的坐騎,沒用多久,尉遲恭與親衛的坐騎全都被射殺了。
顯然這是要阻止自己迅速趕回咸陽縣,尉遲恭心頭大恨,而且心中也夾雜著恐懼……原因很簡單,長安到咸陽縣也不過就三十多里路,就算是不騎馬摸黑步行,時間也足夠,自己還是能率三千精銳在明早趕到長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