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示警(第1/2頁)
章節報錯
灞橋東側,遠遠可見黃沙彌漫,稍後有馬蹄聲大作,橋樑上的十餘人齊齊鬆了口氣,按照計劃有的往東,有的往西,各自散開。
不多時,數百騎兵疾馳而來在灞橋東側駐足,臉上頗有風霜之色的秦王李世民笑著說:“如今灞橋已為一景,當流傳後世,也不知懷仁是否刻意為之。”
身邊的尉遲恭壓低聲音道:“殿下,可要召李懷仁一同入城?”
李世民被密召回京,雖然攜帶了三百親衛,但肯定不會放著尉遲恭不用,他在啟程西來的同時,遣派親衛趕往咸陽縣,尉遲恭率一百親衛趕來……只不過咸陽縣位於長安的北部偏西,所以走的不是灞橋這條路線,雙方是在新豐縣到灞橋之間匯合的。
隨秦王回京的程咬金、秦瓊兩位大將都忍不住瞥了眼尉遲恭,這黑炭什麼時候與魏嗣王走的這麼近了。
李善與李世民之間的關係,如今在天策府上層已經不是秘密了,除了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之外,還有數位得秦王信任的幕僚知曉,比如於志寧、韓良,但軍中大將,尉遲恭是第一個知道的。
李世民搖搖頭,這次被密召回京,必有事端,李善和自己這層關係還是不要揭穿的好……用李善自己的話說就是,多一道後手,那就多一份保證。
也察覺到了程咬金、秦瓊的異樣,李世民招手低聲道:“若有變故,平陽公主、霍國公、魏嗣王可堪信任。”
在這時候將事情說清楚,李世民也是怕萬一出了什麼事,程咬金、秦瓊與李善出了什麼誤會。
稍作休息,也放出斥候查探,李世民並沒有放低警惕,等斥候回報並無異常之後,李世民才率騎兵過了灞橋,一路往西而去。
不能說李世民太大意,或者說李世民以前的那些經歷給了他過多的勇氣。
當然了,不誇張的說,尉遲恭、秦瓊、程咬金加上李世民自己,四位大將,率四百精銳親衛,足以正面擊潰千五長林軍了。
而東宮手中真正成建制的也不過就這千五長林軍而已,所以李世民雖然心中猶疑,但並不擔憂,而是在考慮父親為何密詔自己迅速回京。
一路上李世民想了很多種可能,其中最大的可能是太子做了什麼父親無法容忍的事,所以要提前動手,讓自己提前入主東宮。
在這點上,李世民和李善、李淵陷入了同一個思維死角,那就是李世民在軍中,東宮是不敢妄動的。
正是利用這一點,裴世矩才有施展手段的空間,他巧妙的安排讓身處其境的各人都有意無意的忽視了一點,那就是,秦王回京。
此時此刻,長樂坡卻有異況,數十騎從鎮中穿過往東而去,坐在窗邊飲酒的周新臉色微變,他瞧的清楚,被簇擁在中間的那位身材雄壯的中年人,正是當朝中書令觀國公楊恭仁。
楊恭仁的長子楊思誼與李善交好,如今又沒有出仕,所以經常去東市,去的最多的就是東山酒樓,楊恭仁也曾經去過幾次。
周新被安置在東山酒樓已有一年了,而且負責不少隱秘事務,去年在東西兩市對胡商放出的流言蜚語推波助瀾就是他的手筆,如何認不得楊恭仁。
周新在心裡盤算了下,範十一前些天提過朝中局勢,江國公陳叔達、中書令蕭瑀均與秦王交好,裴家兩位宰輔都先後依附東宮,只有中書令楊恭仁與尚書省右僕射竇軌沒有鮮明立場。
如今陛下已然被軟禁,楊恭仁是選擇了太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