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郎。”

剛從翠微殿出來,李善就聽見範十一的呼聲,腳步一頓後笑著問:“回來了,如何?”

“不錯不錯,白白胖胖。”範十一眉笑眼開,衝著正走來的趙大打了個招呼,“母子平安,母子平安。”

趙大也露出個笑容,用力拍了拍範十一的肩膀,一旁與李善一起出殿的崔信這才聽懂了……不是自家的小白菜,而是範十一的媳婦生孩子。

範十一前年娶了趙大的妹妹為妻,去年隨李善出征前懷孕,前幾日臨盆,李善將範十一趕了回去陪著。

“弄璋之喜啊。”崔信順手掏出一塊玉器遞了過去,說起來範十一隻是李善的親衛而已,但實際上也有縣候的爵位。

“收下吧。”李善哈哈笑道:“再過幾個月,岳丈大人也要準備塊好玉。”

所謂的弄璋的璋就是指玉器,所謂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

崔信斜斜瞥了眼,李善趕緊補充道:“岳丈大人還要準備一塊上號的佩巾。”

古代對生男生女是稱弄璋弄瓦,但瓦在古代其實寓意不太好,所以李善才換了個說法……《禮記》曰:“男子設弧於門左,女子設帨於門右。”

所謂的弧指的是弓,而帨指的就是佩巾。

崔信這才釋然,但隨即嘆道:“還是罷了,罷了,還是弄璋好,弄璋好。”

其他人聽不懂,但李善卻是猜得到的,岳丈大人的想法大概是……生個女兒被豬拱?

還不如生頭豬去拱別人家的小白菜呢。

李善忍笑將玉器塞給了範十一,“去吧,今晚弄點酒水,兄弟們一起賀賀。”

“多謝阿郎。”範十一喜不自禁的收下玉器,然後拍了拍腦袋,從懷中取出一封信,“對了,夫人有信。”

看著範十一隻掏出了一封信,崔信臉色發黑,強行扭開頭頸望向別處……小棉襖不是漏風,而是徹底敞開了啊!

李善拼命忍笑,捏了捏信封才揮手讓範十一等人離開,小聲說:“有點厚……”

崔信立即扭過頭,伸手想試試但又覺得不太合適。

“好像裡面還夾了一封信……”

這下子崔信忍不住了,伸手拆開信封拿走了一封略小的信,李善心想十一娘也是閒的沒事做了,自己上一封信讓她寫封信給崔信,居然夾在這裡面……這是故意的吧?

李善一目十行的看完,妻子信裡都是尋常話,報了平安,關於她自己與朱氏、張氏……丈母孃這幾個月一直住在莊子上,這也正常,畢竟張氏是續絃,沒有子嗣,只有這個女兒。

說的難聽點,萬一崔信不在了,張氏能過的順不順心很大程度要看女兒、女婿的。

另外就是此次戰事的陣亡親衛,一襲沮原橋,二戰鳳凰谷,雖然都是風捲殘雲,但也戰死十餘人,屍首都已經送回莊子了,這十餘人中並沒有朱氏族人,要麼是當年定居的流民,要麼是隨侯君集遷居來的難民,其中還有劉黑兒帶來的兩個族人。

崔十一娘不顧懷孕在身,除了厚重撫卹、賞賜之外,按照李善的慣例親自去每一家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