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準備(第1/2頁)
章節報錯
讓朱瑋安排爾朱煥離開後,李善陪著母親在東山寺用了午飯才下山,朱氏一直在向兒子敘述著十多年乃至二十年前的那些陳年往事。
大名鼎鼎的爾朱榮死後,長子為孝文帝伏殺,留下了個遺腹子,後被爾朱榮幼子爾朱文略收留,後事發,爾朱文略、爾朱文暢以及後宮中的爾朱英娥均被殺,爾朱一族幾乎被斬盡殺絕。
而這個遺腹子也就是爾朱煥兄妹的祖父也沒能逃過這一劫,只留下一個幼童被家臣帶走藏於鄉間,二十年前,受人舉告,官府搜出了爾朱一族留下的印章,不得已再次逃亡。
也就是那一次,以朱瑋、朱四叔等人的父輩帶著爾朱煥從中原逃入關內,而朱氏卻被送往了嶺南。
再之後,爾朱煥先託庇爾朱端一脈,後託庇於太原留守李淵,而朱氏南下試圖託庇於爾朱仲遠一脈,最終碰到了一個風度翩翩好賣相的渣男。
雖然與兄長相離二十載,但兄妹情深,朱氏雖然唯恐兒子有些許損傷,但也免不了擔心唯一的兄長。
“母親放心吧。”李善扶著朱氏走出東山寺,沿著鵝卵石鋪就的山間小路緩步下山,“舅父已經在嶺南那邊處置齊備,只說是前隋滅南陳,一統南北,母親與舅父乃是堂兄妹。”
朱氏還是憂心忡忡,“但這等事……秦王會怪責嗎?”
再不通權謀,朱氏也知道這個道理,說起來兒子算是在東宮安插了人手,秦王會容忍嗎?
更要命的是,爾朱煥正好是秦王佈置在東宮的棋子,李善的插手,意味著這枚棋子脫離了秦王的掌控,李世民能容忍嗎?
“這個……”李善咧咧嘴,心想去年出征前自己才將馬周這個暗子合盤托出,如李世民、長孫無忌、房玄齡,估摸著也在懷疑,自己是不是暗中還有其他的佈置?
“母親放心,大不了,孩兒去向秦王解釋。”
李善心想,以爾朱煥是自己表舅這個理由找上門……然後自己發現不對勁,但是來不及告知仁智宮,於是讓爾朱煥向太子舉告……秦王會不會信?
哎,就算信,估摸著心裡也紮了根刺。
李善也覺得挺委屈的,誰能想得到爾朱煥就是楊文幹事件中舉告太子的那個人呢,誰想得到爾朱煥居然是秦王的人呢。
不管這一次是秦王得利,還是太子、齊王,但李善至少要保證爾朱煥的性命……如果讓爾朱煥去仁智宮,可以肯定是有去無回啊。
歷史上的楊文幹事件,杜淹、王珪、韋挺……一個太原王氏而且還名望隆於海內的名臣,兩個京兆名門子弟,全都被流放嶺南了,一個爾朱煥難道還能逃得一命?
反正李善也不準備在接下來的歲月裡再大動干戈了,只要保持謹慎,安穩度日並不難……他並沒有忘記這些年,爾朱煥一次一次透過朱瑋傳遞來的那些資訊,也沒有忘記,爾朱煥今日是冒險入莊來見。
既然爾朱煥將李善視作親人,那李善又怎麼會將爾朱煥視為外人呢?
下了東山,李善在宅子門口看見了範十一,後者遞了個眼神過啦……範豐已經送走了。
李善沒作聲,但朱氏也察覺到了什麼,特地看了眼範十一,她是知道這個皮猴是兒子手下專門負責暗地裡事務的。
兒子派人盯著封倫,八成就是這小子的手筆……朱氏有些感慨,難怪兄長說阿郎心思頗深,不似青年人。
看著母親進了後院,李善在外院的空地上來回踱步,沉思良久,自己在之前做的太不夠了,雖然這是由很多因素導致的,但李善不得不承認,自己雖然早早有所察覺,但準備的太少,至少到現在都沒能整理出一條明顯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