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遁去(又續)(第1/2頁)
章節報錯
翠微殿裡,李世民提起關中糧草不足的時候,李善無意間發現了這個點……這個他當時也不知道是不是關鍵的點。
所以,李善才會回頭去召賀婁興舒來見……事實沒有出乎他的預料,糧草儲備的確有問題。
之前,李善始終想不通一件事,他是透過榮九思這個齊王心腹幕僚,將齊王與封倫聯絡起來的,在自己出任司農卿有意巡查關中糧倉的時候,趙元楷也是找到榮九思來調解的。
李善也是透過榮九思這個人物將事情串起來的,從杜淹到封倫,再到齊王、趙元楷、宇文穎,甚至還有楊文幹。
但如果這都是齊王或者封倫的謀劃,實在是令人吃驚……四五年前,他們九開始準備了嗎?
但就在剛才,李善突然想通了,是自己想差了,其實這是兩件事,而身為穿越者的李善卻將其聯絡到了一起,所以才找不到頭緒……當然了,現在已經事實上是一件事了。
誰都想不到梁師都會突然出兵攻佔三州,更沒有誰能想得到梁洛仁能一路殺到仁壽宮,在天台山一戰之前,封倫、齊王或許還沒有具體的計劃,但在此之後,杜淹這顆棋子被派上了用場……誰讓這位京兆杜氏子弟仕途無望後如此貪婪呢。
李善在心裡想,記得李淵、李世民和百官在天台山養傷的時候,範十一來報,封倫與齊王暗中密見……估摸著大致的計劃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之後就是齊王主動請命,畢竟李淵第二年酷夏還是要出京避暑的,而李元吉選中了玉華山……一切都落入了封倫的節奏中,這位前隋也是以謀略心計聞名的名臣也順理成章的將之前的佈置悄無聲息的融入其中。
李善看著李元嘉、柴哲威兩個孩子拿著彈弓興奮的打東打西,心裡在想,有必然性……齊王在仁壽宮那段時間太丟分了,說得誇張點,就算李建成、李世民都現在暴斃身亡,李淵也不會考慮李元吉的。
偏偏李元吉也有奪嫡的想法……這個史書上是寫的明明白白的,不然怎麼會被李二殺了呢?
所以李元吉只有鋌而走險這一種選擇。
這時候已近午時,宮人們將兩個孩子帶走,王君昊帶著兩個親衛將飯菜送來,李善瞄了眼,四個饃饃……看來糧草是真的不夠了。
撿了個饃饃啃了幾口,李善琢磨著明天這時候應該回了莊子,到時候要吃頓火鍋……誰說熱天不能吃火鍋的?
遠處有左右千牛衛計程車卒在來回巡視,李善認得領頭的是左千牛衛將軍宇文韶,這個人與李元吉關係匪淺。
李善突然有些好奇,李元吉這廝到底籠絡了多少人?
封倫八成是什麼把柄落在了李元吉手中,榮九思是其心腹幕僚,聽凌敬提及,齊王府最有威望是的李思行,此人乃是太原元謀功臣之一,排名倒數第二。
至於司農寺兩位少卿,趙元楷留守長安,應該知道的不多,頂多是知道坊州宜君縣糧倉的糧食去向。
宇文穎就不好說了,這貨兵敗涇州讓梁軍得以攻陷大半個仁壽宮,是李元吉舉薦才得以起復的,而且此次也隨駕在仁智宮。
不過,李善最為好奇的是,楊文幹到底是誰的人?
楊文幹乃是太子李建成侍衛出身,看似立場十分清晰,但李善很懷疑李元吉與楊文幹之間有沒有什麼隱秘的聯絡……就像封倫那樣。
如果楊文幹真的與李元吉合流……那仁智宮的壓力就有點大了,因為仁智宮太過簡陋,柴紹只帶了一千左右的禁軍隨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