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胡攪蠻纏(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兩儀殿內,皇帝、太子、秦王與諸位宰輔匯聚一堂,聽著魏嗣王李懷仁的侃侃而談……我可不是喜武厭文啊。
“懷仁果然思慮周全。”李淵臉上帶著滿意的笑容。
別說牙根癢癢的李善了,就連下面的宰輔都好幾個有點不自然……人家魏嗣王不是被陛下您逼的嗎?
陳叔達打圓場問道:“聽聞懷仁已經擬定名單了?”
“是。”
“說來聽聽。”
說那麼多廢話作甚麼,把名單拿出來才是正經的。
接下來,隨著李善抑揚頓挫的念出名單,列舉功勳,在場的眾人臉色漸漸僵硬起來。
陳叔達捋須的手頓了頓,扯得下巴生疼,他還真怕李善將程咬金折騰出來的那份名單拿出來……那陛下肯定是要大怒的,但他沒想到李善換了個方式,但還是將桌子給掀了。
李淵皮笑肉不笑的哼了哼,視線左右掃了掃,左首的太子李建成低著頭,右側的秦王李世民抬頭看著上面的頂梁。
下面的宰輔中,陳叔達、楊恭仁兩個昨日出面的也是一個抬頭,一個低頭,裴寂、封倫幾人都安安靜靜中透出幾絲不自然,倒是裴世矩饒有興致的在打量著滔滔不絕的李善。
裴世矩心想,這樣的胡攪蠻纏,對於其他臣子來說是挑釁君威,但對於有大功在身,而且非常識趣,甚至昨日公然宣稱不再領兵上陣的魏嗣王李懷仁來說,卻是佔了幾分理的。
說李善佔了幾分理,那是因為李淵不佔理啊,只是憑身份逼迫李善……人家都識趣的宣稱不再領兵了,用這種無奈的方式來掀桌子,李淵還真不能怎麼著。
什麼叫用無奈的方式來掀桌子?
李善先是念出了趙郡王李孝恭、酇國公竇軌,與自己。
這三個人選都是所有人都挑不出毛病的,竇軌戰功不算多高,因為擊潰梁軍主力的並不是他……但畢竟是作為延州道行軍總管收復四州,擒殺梁師都,覆滅梁國,也勉強夠資格。
但接下來,李善一連串的將在場的大部分宰輔的名字都列出來了,裴寂作為元功謀臣,是大唐的第一位宰相,艱辛忠勤,理應名列凌煙閣。
然後門下省的陳叔達、中書省的楊恭仁、尚書省的蕭瑀都名列其中,只有裴世矩、封倫沒有列入。
這個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聞喜裴氏兩位宰輔,總不能都列進去吧,另一方面裴世矩武德四年才入唐,還真沒什麼功勞。
而封倫沒有列入,是因為從今年初開始依附秦王的陳叔達已經列入,蕭瑀也隱隱靠向秦王,兼任天策府司馬的封倫沒有列入是說得通的。
不過秦王心裡有數,李善與封倫是有舊怨的,而且之前一次密談中,李善坦然直言,對封倫的觀感很不好……而且還透過凌敬婉轉遞過話來,希望不要讓封倫知曉自己的立場。
其實自從封倫成為宰輔之後,在天策府,在秦王一脈中的地位相當的高,而且如今房玄齡、杜如晦、凌敬等李世民的心腹幕僚都已經入朝為官了,身為中書令的封倫的重要性更顯露無疑,使其極受李世民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