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封賞(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氣氛有些尷尬,其實類似的事古往今來並不少見,功高難賞嘛,大部分朝代都出現過,不過李善的情況有些特殊。
在唐朝之前,因為戰功卓著被君王猜忌最終不得善終的名將中,最有名氣的莫過於韓信,雖然他是死在呂后手中的,但韓信這位兵仙在軍事上的天賦足以閃耀一個時代,是劉邦麾下其他將領加起來也無法相比的。
而李善不同,他的功勞還真沒高到讓皇帝忌憚的地步,其他的不說,李淵自信自己有個兒子是肯定能壓李善一頭的。
而李善雖然沒有像王翦那樣自汙,沒有想韓信那樣自傲,但卻在戰事即將完美落幕之前選擇了放棄兵權,這也讓李淵對其有著更多的信重。
其實關鍵還是老問題,李善太年輕,所以實在不太好安置。
裴世矩恨不得李善是霍去病的轉世,同樣是擊胡立功,同樣是深受皇帝信重,霍去病為什麼沒遭到漢武帝的忌憚?
死的早啊!
算算年歲,霍去病是二十四歲病逝,李善去年加冠,今年二十一歲,還有三年。
楊恭仁試探著問了句,“陛下,吏部尚書如今出缺……”
這一年多來吏部尚書一直是中書令楊恭仁兼任的,他說出缺也不是不行……其他位置就有點低了,而三省的正副長官又是滿額的。
李淵猶豫了下,軍事天賦與理政能力是不能畫等號的,更何況吏部尚書這個位置太過重要,讓一個去年才加冠的青年出任……
一旁的平陽公主插嘴道:“懷仁眼光頗為獨特,難當選曹重任。”
殿內安靜了片刻後,陳叔達附和道:“確實不妥。”
楊恭仁也不吭聲了,宰輔中論家世,就屬他的弘農楊氏與裴世矩的聞喜裴氏最為出挑……而那位邯鄲王善挖掘人才,《馬說》一文為人稱道,但實際上在這方面的名聲不太好。
雖然身邊有李楷、張文灌等世家子弟,但李善更多選用的是草莽人物,如蘇定方、張仲堅、曲四郎、侯洪濤等等,這一戰又收服了一位胡將,據說有名將之姿,如今為親衛統領。
有這樣行事作風的吏部尚書是不符合世家門閥的利益的。
殿內年紀最大的裴世矩悄悄打了個哈欠,他才懶得為這種事分神呢……真希望那廝真的是陛下的私生子啊。
如果那樣,數次力挽狂瀾,突厥前後三任可汗都在其手下大敗而歸,又有雪夜下蕭關這樣的傳奇,那當然要晉升……什麼節制十六衛大將軍,再來個位在宰輔之上的什麼上將,最好還能得許建什麼府,然後就能與秦王鬥個你死我活了。
這時候,李淵也發現了裴世矩有些精神不濟,“弘大有些倦了?”
“臣年邁了。”裴世矩嘆了口氣,打起精神苦笑道:“有意致仕歸鄉。”
李世民心裡嗤笑,自己沒有事敗,太子沒有登基,李善如今風頭正盛,你裴世矩敢致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