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五章 出迎(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平涼一戰的勝負是沒有懸念的,因為突厥、梁軍主力都已經北撤,李善在百泉縣一帶構建防線,事實上已經將平涼縣封鎖在了南側。
駐守平涼縣的是梁軍大將辛獠兒、李正寶,率軍出擊,在縣北二十里被馬三寶、李客師急襲大破,後逃竄卻被縣人拒之門外,最終被俘。
陳叔達在軍略一道沒什麼見解,只笑著問:“突厥此番大敗,看來很快就能收復三州……當日陛下在兩儀殿言明,收復三州,懷仁進爵嗣王。”
李善有些意外,但想了想,其實嗣王與郡王沒有本質的區別,品級都是從一品。
不過他日宮中設宴,李善是能名正言順的坐在淮安王李神通、趙郡王李孝恭、淮陽王李道玄的前面了。
“不過此戰短時間內只怕難以終結。”李善微微搖頭,“梁師都以重兵屯於固原縣,又堅守關卡,更手握簫關……”
如果說之前涇州大捷,關鍵在於李善拿下了邊界要道,掌握了對陣突厥的主動權,但突厥撤兵之後,戰場的主動權依舊不在李善手中。
因為簫關還在梁軍手中,透過簫關,梁師都能牢牢的掌控局勢,隨時調遣兵力入原州,而唐軍卻不能去攻打靈州、會州。
陳叔達笑道:“臨行前陛下曾言,戰事皆由懷仁一言而決。”
“陛下如此信重……”李善感慨的嘆了聲,對我這麼信任,還好這一世李世民不太可能再鬧出玄武門之變了,不然我真是沒臉將李淵送到船上去吹風。
“對了,西河郡公上書彈劾。”陳叔達突然低聲道:“據說懷仁私縱突利可汗?”
一旁的溫彥博向李善投去幽怨的眼神,後者乾笑道:“陛下可有責罰?”
“此來途中,陛下命人傳話,以崔舍人當面斥責。”
李善無語了,一旁的竇軌差點笑出聲來,讓岳父大人來訓責女婿……也虧李淵想得出來,這哪裡是訓責,明明是懷柔嘛。
陳叔達笑著搖頭,“懷仁這等心思也不知是如何練就的。”
明眼人一眼就能看穿這件事,甚至覺得李善在生擒突利可汗之後八成是大喜過望……一方面有將突利可汗送歸的藉口,畢竟不能讓阿史那·社爾輕易一統突厥,另一方面也有了自汙的藉口。
李善本就冊封郡王,實在是封無可封,即使李淵對其再信重,這種局勢持續的時間長了,很難說會發生什麼變化……而李善私放突利可汗,這給了李淵一個順理成章的藉口。
呃,溫彥博在彈劾奏摺中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點出了,邯鄲王與突利可汗義結金蘭,八拜之交,戰場搏殺實屬無奈,但卻不願刀斧加身,為全義氣,將其送歸。
另一側的竇軌也點頭贊同,“說起來倒是有些像裴相少年時。”
“裴相少年時以文章華美,謀略過人而名聲鵲起,的確彷彿懷仁。”溫彥博連連點頭,冷笑道:“文章華美甚之,謀略過人或更甚之!”
李善實在是聽不下去了,好像很多人都將自己與裴世鉅相比較,兩人都少年喪父,年少成名,都得君主信重,而且都對突厥很有一手,雖然李善幾度大敗突厥,但從整體局勢上而言,還是用計更為關鍵,與裴世鉅當年語裂突厥的行徑很像。
李善咳嗽兩聲,強行換了個話題,“世叔明鑑,若突利可汗身死,只怕阿史那·社爾一統突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