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這頓沒滋沒味的廊下食,李善看看時日還早,估摸著也就上午十點鐘左右,這就下班是不是有點過?

要不回司農寺睡個午覺?

正想著呢,一個頭發花白的中年人笑著走近,「懷仁,許久不見了。」

「九思公。」李善嗔道:「上個月還登門了呢,難道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哈哈哈。」榮九思大笑了陣,他是齊王府的記室參軍榮九思,善詩賦,精算學,在長安名氣不小,當年李善被李乾佑拐到長安縣衙的時候,兩個人因算學而結交,後來還一起啟程去河北。

只不過後來李善押送糧草去河北,就此掀開了一段傳奇,而榮九思留在了河南,最終隨齊王李元吉無功而返。

此番回京,李善一個多月都在四處拜會,自然也沒漏掉榮九思,算盤在長安、關內的推廣主要就是這位的功勞。

榮九思看了眼李善面前空空如也的飯盒,又指了指一旁淮陽王李道玄還滿滿當當的飯盒,笑道:「這廊下食……可都是懷仁之責。」

「甚麼?」李善一臉荒唐,李道玄出身宗室,自小錦衣玉食,吃不慣這種飯菜,跟我有個毛干係啊!

李道玄丟下筷子,連連點頭道:「的確如此,與東山酒樓相比……」

李善都無語了,這都能埋怨我頭上來?!

另一側的韋挺笑著解釋道:「司農寺下,上林署掌尚食,鉤盾署掌饗燕賓客。」

李善呆了呆,還真是我的鍋啊?

「諸位知曉,在下初初履新……」李善瞄了眼不遠處的趙元楷,「當然了,前司農卿劉公臥床多時……」

韋挺也瞥了眼過去,他是無所謂這個鍋丟給誰的,反正也不是什麼大事。

而榮九思笑著說:「的確是元楷兄的責任,不過……」

正等著你呢,李善基本上是順著榮九思的話,也符合邏輯的將趙元楷扯了進來……原本還不確定,但榮九思剛剛走近,李善就差不多有了定論了。

要知道齊王李元吉的妻子楊氏年初在東山寺一度與朱氏起了糾紛,鬧出的動靜還不小……畢竟這女人都將李善和霍去病相提並論了。

所以,此次回京,就連齊王府的主簿李乾佑都私下致歉,還影影綽綽的提及……自那之後,齊王妃被禁足到現在了。

其實李善是認得齊王府內好幾位的,比如宇文穎、李思行,但除了榮九思和李乾佑,他一個都沒去拜會。

拜會李乾佑那是因為與隴西李氏丹陽房的關係,而拜會榮九思……李善卻是另有用意,只不過當時還沒考慮到司農少卿趙元楷而已。

李善視線左右掃了掃,李道玄默不作聲的丟下飯盒轉身離去,韋挺笑著提了幾句設宴的事後才緩步離開。

「九思公與他有舊?」李善開門見山劈頭問道。

「前隋趙相,與先父頗有交情,亦是姻親。」榮九思嘆道:「兩位兄長均秉性剛直,多得趙相護佑。」

李善沉默了會兒,不是在思考問題,而是在心裡換算下時間,榮九思的父親榮權是北魏重臣,曾經出任兵部尚書,據說與宇文泰關係不錯,趙元楷的父親趙芬是宇文泰的心腹,時間上倒是符合,應該不是撒謊。

其實李善這些時日也查過了,哎,趙元楷說起來和自己都扯得上關係呢,其父趙芬曾經出任李善的曾祖申國公李穆攻滅北齊的行軍長史,也是那一戰趙芬才得以封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