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當日從下博南下,李善一路烏鴉嘴,但凌敬和魏徵有共同的認知,這是個目光長遠,而且對未來局勢判斷非常精準的少年郎。

凌敬輕聲問:“突厥?”

李善遲疑了會兒,才微微點頭,“收購糧米,一為應急,二為飽腹……只要存放得當,至少不會壞事。”

歷史上,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登基稱帝,但突厥鐵騎隨即南下,直逼長安,最終李世民不得不簽下渭水之盟。

這證明了,突厥很可能會在接下來幾年內殺入關內道,甚至京兆,至少他們有這樣的能力。

更何況,李善只記得那場渭水之盟,在此之前,突厥大軍有沒有大舉入侵?

唐滅突厥,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氣候原因,這說明突厥人很可能這幾年會經常南下劫掠。

只要突厥南下,不管是打關內道還是河東道,必定是哀嚎一片,難民南下,接下來必定是糧價飛漲,這時候多存點糧米,不是什麼壞事。

而且李善隱隱記得,李世民因玄武門兵變登基,之後很快出現了蝗災,即使是京兆也有糧荒之危,鬧的李世民一度手忙腳亂。

朱瑋苦笑道:“大郎之意,某也知曉,但如今實在拿不出錢來……或以糧米僱傭青壯?”

“決不可!”這次反對的是凌敬,“東山寺暗藏如許多糧米,訊息一旦走漏,只怕盜匪頻頻窺探,一旦鬧出民亂,縱懷仁、定方三頭六臂也應付不來。”

馬周在一旁嗤笑道:“七伯,凌伯,你們還是別費神了……懷仁八成已經有主意了……”

察覺到朱瑋和凌敬投來不悅的視線,李善訕笑著推開門,“小蠻,將今日送來的那盒子拿來。”

沒一會兒,小蠻端著個古色古香的盒子進來,後面跟著嘴上油光還沒擦乾淨的辯機。

李善笑著招手將辯機叫過來,掏出手巾替其擦嘴。

李善小心的開啟盒子,裡面擺放著兩個陶罐,盒子內部以細柔的布匹鋪好,盒子內部下方巧妙的設定了兩個口子,恰好將兩個陶罐的地步卡住。

陶罐略微細長,潔白光滑,看上去頗為討喜。

“純白無瑕,有點像邢州的刑窯。”凌敬有些詫異,“以刑窯在長安販賣,說不定會虧本呢。”

李善有些意外,刑窯啊,五大名窯之一,弄到長安來賣,會虧本?

其實是他自己不知道,所謂的五大名窯中的刑窯,一般指的是宋代,唐朝的刑窯是初期,名氣還真不大,若不是凌敬在邢州待過頗長時日,都未必知道。

“這裡面裝的是?”馬周拿起個罐子搖了搖,拔掉塞子,聞了聞,拍案喝道:“好香的酒!”

凌敬瞄了眼瓶身,上面有一行字,“晚來天欲雪……這何意?”

馬周指了指自己手上的罐子,“這瓶是……能飲一杯無。”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凌敬咂咂嘴,“此詩頗有趣味,也正合此時天降大雪。”

馬周是個酒鬼,聞了酒香就忍不住,大大喝了口……然後臉頰紅了一片,大聲咳嗽,咳的鼻涕眼淚都出來了,暈暈乎乎間還在高呼,“好酒,真是好酒!”

活該!

李善在一旁幸災樂禍,這是自己花了好幾日提純過的,酒性挺烈,小口抿著還行,這麼一大口,除非你有二斤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