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陰差陽錯(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三日後,左威衛大將軍淮陽王李道玄移駐崞縣,河東道行軍總管李神符南撤至忻州。
對李神符來說,這是正中下懷……省的到時候,劉世讓上書彈劾自己頓足不肯救援雁門。
李神符心裡有數的很,劉世讓麾下不過兩千士卒,守雁門關算不上萬無一失, 而且拒敗兵歸關,說不定之前大敗的降兵會猛力攻城……他就指望突厥儘早攻破馬邑,轉攻雁門關。
為此,李神符甚至都腹誹,外無援兵,苑君璋到現在大半個月了, 居然還沒攻破馬邑……真是個廢物!
就在李道玄移駐崞縣的當天,左威衛將軍薛忠率五百精騎,一千步卒抵達雁門, 並得到了李善熱情的歡迎和妥善的安置。
剛開始劉世讓還沒想到,但很快……他就察覺到了,雁門關名義上是自己為首,但薛忠、闞稜、李高遷都並不聽令,反而對代縣令李善俯首帖耳。
反應過來的劉世讓大怒非常,居然將自己架空了……他能與李神符、李高遷相爭,畢竟當年地位相仿,但如何容忍李善這個未加冠的黃口小兒奪權。
從那之後,一封封奏摺如雪花一般飛向了長安。
太極宮中的李淵都無語了,你劉世讓這是狗改不了吃屎啊!
還真是狗,而且是瘋狗!
逮住誰咬誰!
最早是彈劾襄邑王李神符,之後是左武衛大將軍李高遷,再之後是館陶縣公李懷仁,就連淮陽王李道玄都沒放過!
好嘛,你劉世讓這是非要和姓李的過不去?
老子這個皇帝還是姓李的呢!
雁門守軍兵力不足,代縣令李善設傷兵營襄助, 於農閒時召集府兵,從規矩上來說的確越權,但考慮代州四戰之地,突厥隨時來襲,代縣令是有權臨時徵召府兵的。
更何況李善夜奔雁門,守關有功……在李淵看來,劉世讓、李高遷甚至堂弟李神符都不是什麼好鳥,唯獨李善這隻鳥羽毛潔白無暇。
那是當然,李善這一個月來透過平陽公主,幾乎將所有的事都一一稟明……這方面如今在河東,也就齊王李元吉能比得上。
李淵低頭看了眼手中的奏摺,忍不住又罵了句,現在江南戰事膠著,江淮軍戰力不凡,偏偏河東又鬧成現在這副模樣!
這是劉世讓彈劾淮陽王李道玄的奏摺……李淵拿到手之後都被氣笑了!
你劉世讓之前不是一直嚷嚷著雁門守軍兵力不足嗎?
還以此為由彈劾頂頭上司河東道行軍總管李神符!
現在李道玄遣派偏師補充雁門關兵力,你卻要彈劾他?!
哎,劉世讓的確氣瘋了……瘋狂的上書彈劾他看不順眼的任何人。
但,劉世讓並不是氣傻了……他實在沒臉在奏摺中說清楚,他李懷仁居然奪權雁門關。
更何況, 這等事說出來……李淵的第一反應就是,你劉世讓也是宿將, 怎麼就這麼廢物?!
谷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