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初探曲藝研究院(第1/2頁)
章節報錯
魔都曲藝研究院位於XH區,前身是成立於上個世紀40年代的魔都器樂研究院,自60年代更名後業務範圍也有了部分的調整,是一個專門從事於保護,研究傳統曲藝和樂器的一個省級文藝單位。
院裡大大小小地分了二十多個工作組,有像琴心這樣負責傳統樂器的,也有像是評書、聲樂、方言劇這樣的語言藝術的的傳承與研究。
作為華國唯二的曲藝研究院,魔都曲藝研究所和川省曲藝研究所在保護傳統樂器,傳承語言、音樂文化方面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所以昨天晚上,陳知行才會有了把《梁祝》的曲譜交給研究院的想法。
畢竟,《梁祝》根源於古代人民群眾的文化創作和近代音樂家的再加工,在彰顯傳統文化方面有著顯著的效果。
更何況,它本來就是人民群眾的藝術。
而說到底,他也只是個文化作品的搬運工罷了,又有什麼資格將這些東西全都視為己物呢。
驅車前往曲藝研究院的路上,陳知行從膝上型電腦裡調出了昨天晚上準備好的《梁祝》曲譜,遞給了琴心。
“我這裡有一個譜子,想要讓你們幫忙看一下。”
“好啊,是你自己做的曲子嗎?”
琴心接過曲譜,笑著說道。
因為從事音樂方面工作的緣故,有的時候她的一些朋友也會拿一下自己做的流行歌曲的曲譜給她,讓她幫忙鑑賞一下。
她下意識地以為陳知行給她的譜子也是一樣的。
低下頭,目光看向膝上型電腦上用軟體記錄好的曲譜。
“這是民樂的曲譜嗎?”
琴心驚訝道,因為太過訝異,她的說話聲音也略提高了些許。
只見曲譜上明顯地把演奏的部分劃分為彈撥、拉弦、吹管、打擊、低音幾個部分。
雖然與流行樂的劃分大差不差,但是這卻顯然是民樂的曲譜。
陳知行點了點頭,“對,是民樂的曲譜沒錯。”
“我再看看。”
琴心又看向曲譜,這一次卻是比之前看起來更為專注。
她手指在電腦螢幕上輕輕地敲打著,跟著曲譜有節奏地哼唱著。
曲子的篇章結構完整,劃分為了不同的小節,小節之間的樂器搭配看起來也是十分合理。
“這曲譜,好厲害啊。”看完曲譜之後,琴心怔怔地說道。
但是,這是一首她從未見過的曲譜。
雖然進研究院的時間不久,但她是正兒八經的科班出身。
知名的民樂譜子在學校也是見過不止一次兩次了。
但是,陳知行給她的這個曲譜,她確實是聞所未聞。雖然只是簡單地哼唱了幾句,但她已經感受到了這首曲譜的優越之處。
以及蘊含在曲譜中那種愛而不得的痛苦感情和終於解脫的輕鬆之感。
這會是一首名曲。
琴心轉頭看向陳知行,原本熟悉的人彷彿套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她正色道,“知行,這首曲子是你做的嗎?”
“怎麼可能是我寫的。”
陳知行趕緊搖了搖頭,他沒有把這首曲子冠上自己名字的想法。
本身他現在在器樂方面的功底不深,要是自以為是地把這首曲子據為己有,被人問起這其中的細節他可就真的是無法回答,反倒是會招惹了壞名聲。
頓了一下,陳知行繼續說道,“這首曲子算是一首古譜吧。”
“我平時比較喜歡收藏這些東西,前段時間一個朋友不知道從哪裡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