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的三觀不正,我不喜歡。主角為了自己安全逃命,瞞下了異族侵略的訊息,結果導致整個城被屠了。”

陳知行把書放在一邊,看向滿臉疑問的琴心,耐心解釋道。

亂世避難而逃,這也配叫俠客嗎?

李明宇這時候走了出來,姚希若和劉凱文留學的時候是在相近的兩個城市,便一直在討論城市的風土人情。

他心中有些不舒坦,但又插不上嘴。眼不見心不煩,他就從廚房裡出來了,正好聽見了陳知行的話。

“知行,你還沒看到後面。主角在後面解釋了,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即便他去通傳了這個訊息,也不一定會被相信,說不定還會被抓起來。”

“那就應該什麼都不做嗎?簡單的一句說了也沒用,就可以把所有的百姓都拋之於腦後。”

陳知行立馬反駁道,原本他是滿懷期待地想要看到這個世界的武俠小說的,結果卻是硬生生被餵了口毒草。

作者居然還很自豪地認為主角大仇得報、制霸武林,不愧於劍俠之名。

“報仇不報恩,自己縱情山水,連快意恩仇都做不全的人也能稱之為俠嗎?”

李明宇撓了撓頭,想了一會道,“你這麼說,好像是有點不太對。那你說什麼是俠?”

“所謂俠,言必行,行必果,己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阨困,千里誦義者也。”

陳知行想都沒想,直接將前世關於俠義精神的言論拋了出來。

前世也算見識了武俠之盛,他又怎麼會被這個問題給難住。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既要快意恩仇,也不能忘記民生家國。”

“照這本書說的,只有自己希望的時候才快意恩仇,那所謂的俠跟綠林盜匪又有什麼區別。”

李明宇剛開始還有些漫不經心,但聽見陳知行對俠的闡述,不自覺地點了點頭。

再去看他好不容易搶到的那本碧血劍俠錄,感覺確實有些不舒服。

看了眼陳知行臉上不忿的表情,片刻之間,他突然有了個神奇的念頭。

“知行,你要不考慮寫本武俠小說吧,我來當你第一個讀者。”

“如果真的寫出來的話我也要看。”

在一旁聽著他們對話的琴心也是連連點頭。

她原本對這些小說話本是沒多大興趣的,但陳知行說的話確實打動到了她,連帶著對陳知行寫的書也有了一點興趣。

演播室中。

眾人正好看到陳知行闡述俠義精神的影片片段。

“說的真是好啊。”

顧言作為知名的言情天后,雖說主要分類不同,但她曾經也寫過古代言情,對武俠也是有一定的瞭解。

這句話將俠之一字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境界。

若不是預熱直播到剛才心動嘉賓齊聚的時候就已經結束了,她估計陳知行對於俠的這一番話會透過鏡頭迅速傳遍整個武俠小說圈。

頃刻之間,會掀起整個武俠小說界的波瀾。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姜迪也是不斷的唸叨著這句話,而後拍著桌子大喊了一聲痛快。

這短短的八個字,讓他看到了截然不同的一個武俠世界。

而這一點,對於他這種資深武俠迷來說,極為難得。但可惜,現在出名的那些個武俠作家,很少有能寫出這一點的。

這時他聽到了李明宇的建議,注意力一下就集中在了轉播畫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