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看到手裡的提籃,不禁為自已的小心思紅了臉,丁家這是省了自已的口糧,送過來表達謝意的吧?

“哎喲,這白胖的大包子,趕緊的,給我大孫子們分著吃了。”看著盤子裡堆成小山模樣的大包子,三奶奶趕緊拉過幾個孫子、孫女。

“娘,你也吃,二丫說了,是特意給你和爹送的,這麼多呢,加上孩子也夠吃了,妞妞,給奶奶挑個大個兒的。”

聽著大兒媳婦的話,看著小孫女兒一邊呵氣一邊遞過來的包子,三奶奶笑得合不攏嘴,趕緊接了。

“快看看燙了手沒有?這是剛出鍋不給咱送過來了呀。”自家孩子都是孝順的,丁家也是好的。

“奶奶,丁三叔家是查著數送過來的,咱家每人一個正正好,都吃吧,別推讓了。”丁平安查了數,包子明顯是按著人頭來的。

不說里正家分吃包子,丁小白一家已經吃好了早飯,哄妥了想跟去鎮上的小兄妹倆,丁小白就跟高山和爹爹上了山。

炭窯已經熄了火,木炭也已經涼透了,正是裝簍的好時候,只不過這次的揹簍裡,提前墊上了厚實的舊棉布。

布塊很大,多餘的順著簍口搭在外邊,把木炭在揹簍裡裝好,搭在外邊的棉布重新搭回來,正好能把木炭蓋得嚴嚴實實。

當然,這兩塊舊棉布是高山從家裡拿來的,像是床單的樣子,丁小白家裡現在連塊補丁布都拿不出來。

之所以要把木炭蓋得這麼嚴實,是因為里正要跟著他們一起去鎮上,他要去趟衙門口,有兩件事要辦。

一件是把丁三鎖和丁家老宅的斷親文書蓋個紅章,正式分成兩家,再一件是要把丁三鎖一家的戶籍單立出來。

都是自家的事,大冷天的辛苦裡正,丁三鎖一家很是不好意思,但這事兒是早晚都要辦的,自然是早一天比晚一天要好。

只是這木炭的事情,還是要瞞著些的,財帛動人心,畢竟人心是隔著肚皮的,越少人知道越能少些麻煩。

丁小白兩人揹著炭簍子下了山,接了孃親和里正,高山就趕著牛車上路了,路上走得有點艱難。

因為下了一夜的雪,即便有牛車,路也是相當的不好走,偶爾遇上雪窩子,還得下車去鏟上幾鍬雪才行。

好在路程不算遠,趕著牛車,到了鎮上的時間,跟平時走路也沒差上太多,存好了牛車,里正就徑直去了衙門口。

丁小白和孃親則直接去鎮上的鋪子裡買東西了,高山自已去交貨、賣貨,做得熟了,倒也不用丁小白跟著。

等高山再回到牛車這邊的時候,牛車已經差不多要被裝滿了,這次沒用高山去取貨,而是讓各個鋪子把東西送到牛車這裡,可是方便了很多。

“高山哥,你回來了,那你陪著我娘在這裡歸置歸置東西吧,倒出咱們坐的地方,順便等三爺爺,我再去買點東西,馬上回來。”

不等高山說話,李小禾就急忙著開了口,“二丫,你還想買啥呀,已經買得夠多的了,連點心、零食也買了不少。”

自家這個閨女花起錢來真是大手大腳,自已攔都攔不住,李小禾心疼得不行,已經開始惦記,要不要把閨女的管家大權收回來。

“娘,是必須要買的東西,我去去就來,很快的。”丁小白說完,也不等孃親拒絕,小跑著就走了。

李小禾擔心地推了高山一把,“你趕緊去陪著,二丫一個人我不放心,這街上人多,亂著呢。”

雖然昨晚剛下過了一場大雪,可鎮上的行人卻沒見少,哪像村子裡,下過雪就幾乎見不著什麼人影兒了。

在李小禾的心裡,高山是常來鎮上的,有他跟著閨女,就不擔心會出什麼事兒了,她倒是忘了,高山也才十三歲呢。

高山自已也不放心丁小白一個人,趕緊著追了上去,剛剛追到她的身後,就見她拐進了一間書畫鋪子。

這個地方高山可是從沒進來過,不禁心裡有些怯,但看著丁小白進去了,他也只好硬著頭皮進了門。

“小二哥,我想買些筆墨紙硯,不需要太貴的,能寫字就行,你看看給介紹些價廉物美的唄?”

聽到丁小白這麼說,再看看她身上穿的補丁衣服,小二就撇了嘴,窮成這樣還想買紙筆,怕是飯都吃不上吧?真是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