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救命的菩薩(第1/2頁)
章節報錯
聞著鼻間鮮香的滋味,顧錦桐嚥了口唾沫,差點沒有把持住,咬牙把點頭的衝動給強壓了下去。
“我剛剛用過飯,還不餓呢,你們吃吧,我出去巡營了,弛駿哥你好好養著,兄弟們都等著你呢,我外邊還有事兒,回頭再來。”
秦龍飛卻拽著人不撒手,“你個大男人怎麼這麼磨嘰呀,讓你喝你就喝,再忙也不差你喝一口肉湯的工夫了。”
兩人已經從高山的嘴裡知道,營地的糧食捉襟見肘,魚肉這些更是已經多日不曾見過了。
丁小白也已經手腳麻利地盛了一碗肉湯過來,幾乎是塞到了顧錦桐的手裡,他不好再拒絕,只能端碗喝了。
多久沒有嚐到肉湯的滋味了?連熬粥都是數著米粒往裡放,每天只能灌個水飽,品著嘴裡的肉味,顧錦桐百感交集。
想他堂堂顧大少,都城府尹家的大公子,在京城的時候,不是頂尖稀罕的東西他是不屑吃的,可現在呢,別說普通的魚肉,就已淪落到想要吃飽都難。
軍營的糧草眼馬上就要見底了,再不想辦法補給,將士都要斷炊了,可他派了幾撥人去到附近採買,都是失望而歸。
邊關本就窮困,好多東西都是拿錢也買不到的,更何況歷經了五年的戰事,討荒要飯、賣兒賣女的比比皆是,老百姓自己尚難餬口,哪有餘糧賣給軍隊。
秦龍飛像是讀懂了他內心的焦慮,也可能是一路上見得多了,便有了感同身受的擔心和難過。
“錦桐,你是擔心軍營裡糧食不夠吃麼,我和小白估計到了這個,提前做了些準備,雖然沒有太多,但好歹能救一下急,之後咱們再想辦法。”
顧錦桐倏地抬起頭,就聽秦龍飛繼續說道,“我們倆帶了些糧食過來,就藏在離清林城不是很遠的一個村子裡。”
“糧食?你們竟然帶了糧食過來?”顧錦桐滿心滿眼的不敢相信,這麼遠的路途,他想象不到這倆人是如何把糧食運過來的。
秦龍飛下意識地朝丁小白看了一眼,不得不歎服小丫頭想得周到,提前想到了在外面藏起一點糧食,以防備著萬一需要。
軍營裡到處都是軍人,肯定十分警醒,想要在這裡拿糧食出來,根本逃不過那許多眼睛。
雖然他和小丫頭是出於好心,可也總不能說糧食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吧,大家都看到他們只帶了那麼點東西過來,到時候可真就百口莫辯了。
“不是帶的,是在路上買的。”這話他沒有說謊,從京城離開時走得急,並沒有想要帶上糧食,這事兒也不必瞞著,回京時隨便一問便知。
“是小白先察覺到不對的,她發現越是臨近清林城的村鎮,百姓們越是戒備倉皇,按理說,邊關大捷,越靠近邊關的百姓,越應該更早收到勝利的訊息才對。”
顧錦桐挑了挑眉,“就因為路過的老百姓對你們多有防備,你們便認定了清林城有變,所以提前做了準備?”
秦龍飛搖了搖頭,“我們倆又不是神仙,哪有那個未卜先知的能耐,不然也不會差點自投羅網,去敲清林城的城門了。”
“老百姓惶恐驚亂,我們也只當是邊關還有零星戰事,蠻國還有殘餘抵抗而已,絕沒有想到清林城竟然陷了。”
“只是做了最壞的打算,若清林城被困,糧食短缺的可能性會很大,便做了萬全的準備而已。”
聽到秦龍飛說‘清林城陷了’,顧錦桐整個人都不自在起來,手裡端著的肉湯都不香了。
這二人最壞的猜測,也不過是清林城被困,結果他們不但讓清林城易了主,還眼見著百姓們被砍頭,真是愧對了滿城的百姓。
正當他滿心愧疚之時,卻聽見一道虛弱卻堅定的聲音,“陷了就再奪回來,好男兒豈能垂頭喪氣,更不會任人宰割,總會讓他們血債血償的。”
顧錦桐差點把手裡的湯碗扔出去,眸光顫顫地看向木板床,床上的男人雖然瘦骨嶙峋,說出來的話卻是鐵骨錚錚。
顧錦桐用力地點了點頭,然後猛抬手,幾口喝下了碗裡的肉湯,“龍飛哥,辛苦你和這位小姐了。”
一個轉瞬間,秦龍飛就從秦大哥變成了龍飛哥,可見顧錦桐態度上的轉變,已是把他歸為同類,英雄男兒,本就該惺惺相惜的。
因為沒人比顧錦桐更清楚,能在這清林城附近採買到糧食,是有多麼的不容易,那可是糧食,還是一大批。
若是被逃荒避難的災民隊伍遇上,肯定要紅眼的啊,畢竟誰也不想被餓死,多災多難的時節,沒有什麼比活著更重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