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碼全鎮第二吧,第一當然非她莫屬!對於這個排位,丁小白是當仁不讓的。

“一會兒我就讓吳東去找人,爭取明天就開工,等把定好的工具拿回來,你們的手法應該也熟練了,咱們就可以開門營業了。”

“就直接挨著門房的後頭建兩間屋就行,正好跟門房那間屋能連起來,卻不用真的連在一起,做成一個單獨的空間,獨門獨戶。”

“以後再想起什麼買賣,就挨著點心鋪子再起兩間,扒了外牆就行,倒是方便了。”

自家正門的這面牆,有著差不多三十米的長度呢,刨出大門,兩邊也還各有十幾米長,不好好利用真是浪費了。

陶家姐妹倆互相看了一眼,陶招弟小心翼翼地問道,“丁姑娘的意思,是直接在牆上打個門面出來嗎?鋪子還能這樣開的?”

鎮子上有不少的鋪子,但它們幾乎都集中在一條又一條齊整的商業街上,還沒有誰家的鋪子,是開在自己家院子裡的。

丁小白卻是不以為意,在現代的時候,開啟自家陽臺做生意的比比皆是,所以一樓雖然地勢不好,發陰又返潮,卻是大家爭著搶著要買的樓層。

直到後來開發商把一樓都直接建成了門市房,價格跟樓上的居住層截然不同了,爭搶的風氣才落了下去。

“怎麼就不能這麼開了?咱們自己家的院子,想怎麼弄就怎麼弄,誰又管得著了。”

“不行,我現在就得去找吳東,讓他儘快把泥瓦匠找過來,早一點開工,就能早一點完工,我都有點等不及了。”

丁小白一向是說幹就幹的脾氣,心裡有了算計,也半點不耽誤,轉身就走出了大廚房。

陶家姐妹倆趕緊追了出來,“丁姑娘,我們陪您一起去吧,也不知道他們現在走到哪兒,我們倆跟著,也能幫您盯著點,省得錯過了。”

這兩人其實是怕小東家一個人出去不安全,再聰明也不過是個七、八歲的孩子,萬一被人給擄跑了可咋辦?再機靈也掙不過大人啊。

丁小白倒是知道她們的擔心,雖然她身有空間,對這些事倒是不怎麼怕,可到底也沒有拂了這姐妹倆的好意。

“行吧,你倆就跟我一起吧,諸娘子他們要買的東西多,有你們倆跟著,也能幫他們分擔些。”

一聽小東家同意自己跟著了,陶家姐妹倆馬上綻開了一臉的笑容,三個人一起出了院子大門。

走到大門口的時候,吳二貴還特意出來詢問了一聲,問三人出府幹嘛,並沒有因為丁小白跟著,就隨意放行了。

對於吳二貴的這個舉動,丁小白表示了讚賞,大大地表揚了幾句,弄得吳二貴臉都紅了。

三人出了門,陶招弟回身指了指大門,“丁姑娘,咱們府上是不是也該有個牌匾啊?不然都不知道該怎麼說住址了。”

陶盼弟也點頭,“是啊,我和姐姐去鎮上的員外家打工,他們家門上好大一塊匾額呢,上面寫著員外府三個大字,一看就知道是員外府。”

丁小白樂了,“沒想到你們還認字呢?竟然知道寫的是員外府,還真挺難得的。”

姐妹倆就紅了臉,“我們哪認識字啊,都是聽別人說的,時間長了,總看那三個字,不認也認得了。”

丁小白也不再逗她們倆,指著自家大門道,“就咱家這麼點個三進院子,還敢自稱府不府的,未免太囂張了吧?”

“不過掛塊匾額倒不是不行,府字別免了,直接叫個什麼院吧?比如說丁家大院什麼的。”

陶盼弟樂了,“哪有管自己家叫大院的,聽起來像鎮上那些往外租房戶的院子,太不大氣了。”

讓陶盼弟這麼一說,丁小白也覺得是那麼回事兒,這時候有錢人家宅院多,就有專門往外出租的,門上掛的往往就是某家大院,表示這是自家的產業。

“那行吧,那咱就不叫大院了,不過叫什麼府也還是過了些,乾脆起個文雅點的,也別提什麼丁家、李家的了。”

“文雅的?”陶盼弟挑了挑眉,“文雅的俺們姐倆可不會起了,丁姑娘您自己琢磨個好聽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