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丁小白怎麼想也想不出,往墨里加什麼能讓它不幹,或者說是往棉絮里加什麼能保證它存過墨後不硬?

結果琢磨了好一通,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來,看來她這個腦袋,果然是幹不了理工科的活兒。

可浪費了這麼半天的功夫,才弄成了棉絮存墨,讓她就這麼放棄還是非常的心有不甘。

左思右想,沒有好辦法,乾脆就用笨方法試試好了,找出一塊油紙來,給鵝毛筆做了個筆套。

把筆尖部分牢牢地套住,看看能不能做到真空,以期達到讓筆管裡的墨保持不會幹掉。

就這麼惦記著心裡的事兒,丁小白稀裡糊塗地吃了午飯,又再畫了幾張設計圖出來,估計著時間差不多了,就去檢驗她的試驗成果了。

結果再一次的讓丁小白失望了,筆套並不能保證真空,筆管裡的墨汁還是幹掉了。

丁小白再不甘心,也只能放棄這個改革了,白白地浪費了她差不多兩個時辰,她的時間多寶貴呀。

不過,她可不是個會畏縮不前的人,既然筆管存墨的技術解決不了,那她不如看看怎麼能讓墨汁保持得長久些,省得每次畫圖都要現磨墨。

防腐劑什麼的她是不想了,只能多想想真空儲存的事,現在沒有膠皮,只能想其它的辦法。

這個倒是不難,丁小白記得現代的時候,有一種醃泡菜的罈子,就是那種壇口是裡外雙層的,像兩層花瓣,中間有空餘的部分。

裡層做得稍高些,需要醃製泡菜的時候,就在這個空餘的部分添上水,然後在裡層的壇口處蓋個蓋碗,水沒過蓋碗的開口處,就能起到真空的作用了。

這樣的設計,用到保持墨汁上,應該也是有用的,丁小白立馬畫了個泡菜罈子的圖紙,標好了大小不一的尺寸。

小的也就巴掌大,是打算用來裝墨汁的,大的就是鹹菜缸那麼大,丁小白打算轉過年等天暖和了,家裡也醃些泡菜,下飯呢。

把圖紙仔細疊好,小心翼翼地揣進荷包裡,準備明天再去一趟鎮上,找家做陶瓷的鋪子。

有了這個想法做鋪墊,丁小白的目標就又延伸了些,這個東西好用,但也只能在家裡用,最多也就是寫字前躲那麼一小會兒的懶,作用並不是特別明顯。

如果想要出門的時候帶著就不行了,這種小罈子的密封只針對空氣,如果晃動不平穩,裡面的液體就會灑出來。

這才是最需要解決的難題吧?出門在外,筆墨紙硯的都不太好攜帶,那如果能帶著一瓶墨汁,再訂上一隻小本子,拿上一根鵝毛筆……

我的天,就算是在移動的馬車上,或者是在行進的旅途中,需要寫字的時候就都能夠隨意地寫字了,簡直沒有更方便的。

鋪好紙筆,丁小白趕緊又在白紙上寫畫起來,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想辦法鼓搗出一個蓋子嚴密的瓶子出來。

丁小白先想到了用木頭做瓶子,但怎麼想都不太實用,瓶身需要掏挖,瓶口處需要雕出螺旋形的擰口,這樣的雕挖未免太費力了,不怎麼划算啊。

瓶蓋更不好做,不只要雕挖出空心的形狀,螺旋擰口的部分還需要內雕,而且不能太厚,不然擰起來不方便。

可這樣就涉及到木質的好壞和工藝的優劣了,不然很容易擰幾次就裂開了,原本是為了方便,如果在半路上裂開,那可就太尷尬了,也失了應有的作用。

腦筋轉了又轉,丁小白想起在前世的時候,自己因為經常出門,又有點輕微的暈車,所以常會買一種不用嚼的口香糖備著,口香糖的清爽味道能緩解心口的不舒服。

那種口香糖是瓶裝的,用的是金屬蓋子,自己可以往這個方面去考慮,這個時候已經有鐵製品了,找人定製鐵瓶蓋應該不難的。

但它的瓶身是塑膠的,這個就不用惦記了,塑膠這玩意兒肯定沒地方找去,還是得另想它法。

如果瓶身也用金屬就卻點不現實,有些太貴重了,這個時空的銅啊鐵啊的,價錢貴得可不是一點半點呢。

想來想去,瓶身還是用瓷的吧,即便是用細瓷,也比金屬材質便宜太多,瓶口處的螺旋擰口,只要在模子上雕出來就可以,有了模具,想生產多少都行。

至於蓋子,還是得用金屬的,上下都用瓷的,根本沒辦法擰在一起,好在只用薄薄一層的金屬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