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先磨一磨槍(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小禾很快就抱了幾匹布料回來,精緻的綢緞綾羅,花色繽紛,晃得一屋子女人眼睛都花了。
“哇,這麼漂亮的布料,我的天,我只看鎮上李員外的夫人穿過,走起路來,渾身上下都是一閃一閃的。”這位是去過鎮上的媳婦兒。
“我活到這麼大歲數,還沒見過這麼好看的布料呢,見過這一眼,死都能閉上眼嘍,總算在活著的時候開了眼界。”這位是一輩子窩在村裡的老嬸孃。
丁小白舉手示意大家先安靜,“我想問一聲,在座的嫂子、嬸子、大娘們,有沒有誰識得這些布料的?”
雖然都叫綢緞,可要分上很多種,產地的不同,品類的不同,那都是有講究的,胡亂拿過來就用,肯定是萬萬不行。
結果不出意料,大家有志一同地搖頭,這麼金貴的料子,她們見過的都沒幾個,哪裡能認得出,更別說區分了。
每個人都只知道好看,卻完全分不出哪個是綢、哪個緞,哪個又是杭綢,哪個又是凌霄緞?
“那現在看完了這些料子,有沒有人能說出幾匹布料之間有什麼區別的?可以上手摸一摸。”
婦人們趕緊把手在身上蹭了又蹭,確定手上是乾淨的,這才去摸那些料子,哎喲,柔柔滑滑的,摸起來真是舒服,都捨不得放開了。
丁小白也不催,而是仔細地觀察這些婦人的表情,雖然她不是學心理的,對於微表情沒什麼特別的研究,但大概的表情變化還是看得出來的。
等到婦人們把手都縮了回去,她就盯著人看了一圈,被她的眼風掃到,有幾個瑟縮著往後躲了躲,有幾個擺出了看熱鬧的姿態,還有幾個躍躍欲試。
而這幾個躍躍欲試的,除了一個是屋子裡的老人外,其餘幾個都是今天新招進來的,可見三奶奶的眼力是真不錯。
丁小白先在看熱鬧的幾人裡挑出一個,讓她說說這些布料有什麼不同,她只能說出這些布料柔軟、漂亮,比棉布柔滑不少,再多就說不出了。
丁小白又在躍躍欲試的幾人裡挑了一個,小婦人有點激動,搓了搓手,又有點緊張地咳了一聲,才開了口。
“我剛剛摸了這幾匹料子,發現它們的薄厚不一樣,在裁剪的時候,這個就應該是要注意的了,縫分兒留大還是留小,跟布料的薄厚可是很有關係的。”
丁小白點點頭,這位是個有思慮的,起碼在摸看布料的時候,沒有光想著看熱鬧,而是動了腦子。
“謝謝大林嫂子,還有誰想說說嗎?”丁小白這次沒有直接點名,而是給了婦人們自己站出來的機會。
依然是之前躍躍欲試的幾人裡的一個,年紀稍長,只見她先是猶豫了一下,然後顫抖地舉起了手,“我……我想說幾句。”
“是孟嬸子啊,你說,我聽著呢。”丁小白看出她有點緊張,就把笑容放大了些,鼓勵著她說話。
“我是這麼想的,剛剛大林媳婦兒說的對,這些料子有薄有厚,剪裁上要有區別是肯定的,我想說的是繡樣的問題。”
“這些料子本身就很是漂亮好看,自帶花紋,那我們在繡樣上就得多做考慮,如何充分利用這些花紋,不和我們的繡樣起衝突,卻可以更漂亮更好看。”
丁小白點點頭,她一早就想到這個問題了,因為布料自帶花色、紋路,那繡花的時候就很考驗功夫,眼力手藝都要精準、出彩才行。
“我也有想說的。”錢嫂子見沒有人再說話,她就從炕沿上站起了身,拉過一匹布料到面前。
“二丫你看,這匹料子是厚料子,花色是暗沉紋,那我們在裁剪的時候就要考慮到花紋的完整性,在繡花的時候,就要考慮到對暗沉紋的運用。”
“這兩點大林媳婦和孟嬸子都說過了,我就不再多說了,我想要說的是,既然布料有薄厚、有花紋,那我們的繡針和繡線就要各有要求了。”
錢嫂子邊說邊從荷包裡掏出一個小大的扁平小包,開啟,“吶,這裡是幾種繡花針,我們沒接觸過這些綾羅綢緞,就要試出哪種針適用於哪種布料。”
“繡花針竟然還有大有小,有粗有細呀?”幾個年歲大的婦人,趕緊拈起了針看,她們的繡活雖然不錯,在村裡也排得上數,可也只限於普通的繡樣。
“我倒是知道繡花針有粗細之分,但因為平時繡的都是棉布,還真沒機會用到別的繡花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