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四位大人(第2/2頁)
章節報錯
前後不到兩刻鐘,湛非魚就這麼瀟灑的離開了,大堂裡的一群讀書人都陷入了沉思,有眼界淺的人不由問道:“這四個人有什麼不妥嗎?”
寒門子弟大多數是一頭霧水,倒是錦袍小公子幾人都瞭然於心,見有人問了,小公子看了一眼萬雲浩朗聲給眾人解惑。
“裕親王乃當今聖上的親叔叔,是個閒王,一貫不理朝政,不過有傳言裕親王和顧大學士曾有矛盾,還是聖上從中調和的。”
其實是裕親王當年有意把女兒嫁給顧輕舟,可惜被顧輕舟拒絕了,裕親王氣的夠嗆,差一點擼著袖子去揍人,這事也不是什麼秘聞,但凡打聽一下就知道,因此裕親王是絕對不可能偏幫湛非魚。
“劉謇劉大人乃是左都御史,正二品的朝廷大員。”關鍵是南宣府的世家子弟都知道仝同知正是劉謇一脈的人。
而這一次孫福入獄,仝同知被章知府奪權,湛非魚就是導火索,劉大人不弄死湛非魚都算寬容了。
再者陳縣令對湛非魚有知遇之恩,而劉謇厭惡陳渭彬,所以兩相結合,劉大人只會幫萬雲浩。
禁龍衛?這三個字就代表了一切,只聽命於聖上,而去年新科狀元彈劾禁龍衛,這奏章可是從翰林院遞上去的,禁龍衛指揮使能和顧大學士交好?
至於最後一個出題人秦教授更不必提了,這可是南宣府府學的教授,也是萬雲浩的岳父,他公平公正也就罷了,反正是不會幫著湛非魚。
聽完這四位大人的來頭後,有人忍不住道:“所以這比試絕對不會偏向湛非魚?”
錦袍小公子忍不住的白眼一翻,懟了一句,“你這不是廢話?”
還偏向湛非魚,不偏著萬雲浩就不錯了,撇開府學秦教授不提,餘下三人和顧大學士都算是有仇的,幫倒忙還差不多。
“姐夫?”秦鄴有些傻眼了,腦子裡亂糟糟的,這和他們之前設想的不一樣啊。
萬雲浩也沒想到湛非魚會如此,或者說顧學士竟然能做到這一步,這比試自己若贏了也就罷了,可如果輸了……
一時之間,上泗縣的流言蜚語消失的無影無蹤。
六月十八日,夜。
一路車馬勞頓,劉謇到了上泗縣之後並沒有入住縣衙,而是直接去了縣學。
“大人,仝大人拜見。”僕人低聲回稟,這一路上大人累的夠嗆,再者一個八歲小蒙童和舉人的比試本就是一場鬧劇,卻讓大人放下朝廷公務趕來上泗縣,也難怪大人面色難看。
蠟燭昏黃的光亮下,劉謇冷著臉沒開口。
顛簸了一路,他的身子骨都快散架了,再想到陳渭彬也壓在上泗縣七年,竟然還能興風作浪,劉謇陰沉沉的目光裡多了一道殺機。
片刻後,仝同知帶著仝旭在僕人的引領下進了書房,父子倆畢恭畢敬的行禮,“拜見大人。”
“行了,這麼晚來見本官有何事?”劉謇端坐在書桌後,視線停留在手中的公文上,並沒有看仝家父子倆。
已經失去價值的仝同知根本不配得到他的關注。
“大人……”仝同知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詳細的把湛非魚、孫福還有活字印刷術的事給回稟了一遍,之後就磕頭請罪,“還請大人再給卑職一個機會。”
如果沒有劉大人的扶持,以仝同知現在的處境他根本不可能扳倒章知府來奪權,只可能在同知的位置上苦熬幾年,然後致仕。
劉謇終於抬起頭,他面容乾瘦,眼皮耷拉,顯得一雙眼更為陰冷刻薄,“我聽聞秦家已經投靠章程禮?”
“稟大人,秦銘不過是個趨炎附勢的小人。”仝同知立刻把秦家貶低的一無是處。
想當初,章知府在南宣府不曾站住腳,秦家則選擇中立,兩不相幫,可如今仝同知落敗了,秦家立刻投靠章知府,不過是想要藉著章知府的手來打垮仝家,之後取而代之。
同為南宣府的世族,仝府一旦落敗,真正得利的反而是秦家,至於章知府,當任期滿了只會調走。
劉謇看向跪在一旁的仝旭,語調冷漠,“這便是你的長子,如今不過秀才,你認為顧輕舟會收他為徒?”
劉謇乾瘦的臉上帶著幾分譏諷之色,在京城多少青年才俊想要拜師顧輕舟都被他拒絕了,仝旭已經二十一歲了,不過是個秀才,資質平平而已,還敢妄想拜師顧輕舟。
“大人,顧學士會收湛非魚必定是因為活字印刷術,既然顧學士會收徒,到時候若是犬子贏了,眾目睽睽之下想必顧學士也不會拒絕。”仝同知也是沒辦法了。
仝府想要翻身要靠劉大人扶持,但同樣的,若是仝旭能拜師顧大學士,那仝府就有了靠山,還需要懼怕章程禮嗎?
跪在地上的仝旭再次磕頭,態度謙卑至極,額頭抵在冰冷的地面上,“還請大人給小輩一個機會。”劉謇沉思著,他和顧輕舟沒什麼仇恨,但湛非魚若是拜師顧輕舟,這就等於是他的敵人了,小姑娘不足為懼,可關鍵他背後是顧輕舟,是整個翰林院。
“你且說說萬雲浩的事?湛非魚為何挑上了他?”劉謇讓仝同知和仝旭起身了,比起湛非魚拜師顧輕舟,自然是仝旭更好,這畢竟是他一脈的人。
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