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的太監說道:「皇上,不如流放吧,讓他

們帶著枷鎖出城,以儆效尤。」

錦瑟點頭,「嗯,流放,流放千里。」

「罪臣謝主隆恩。」老者磕個頭自己爬起來往外走,步履……飛快,彷彿這流放是他千恩萬謝求來的。

皇上,「……」老狐狸。

這時,一個身段妖嬈,臉蛋豔麗的女子走進來,她靠近皇上抱住他的手臂開始撒嬌:「皇上,您就這麼放過他們嗎?」

皇上立即眉開眼笑的說道:「他都六十歲了,帶著枷鎖流放,別說千里,走百里就沒了性命,豔妃,朕可是幫你出氣了。」

「皇上,你真好。」豔妃的眼神帶著無數的鉤子,鉤向皇上。

皇上拍拍她的臉蛋,「好了,你先回去,朕還有事情要處理,等處理完就進行封妃大典,朕要與你進行完美的洞房。」

「是,多謝皇上。」豔妃也識趣,美滋滋的離開。

皇上鬆口氣,緩緩坐下,「皇后和太子可知錯了?」

太監回答:「皇后娘娘不知錯,太子年幼只會哭。」

皇上嗯了一聲,看不出喜怒,「那就繼續讓他們唸經,什麼時候知錯再回來。」

「是!」太監應聲。

皇上起身來到殿外,仰頭看著青天白日,上方的龍影已經看不見了,他眼中卻浮現了失落。

「真不是人乾的事兒。」他嘟囔一句。

身後的太監問:「皇上您說什麼?」

皇上提高聲音,「朕說皇后做了不是人乾的事兒,不准他們回來。」

「是!」太監低頭應聲。

沒多久京都就出現了一支流放隊伍,上至八十歲老太太,下至剛滿月的娃娃,浩浩蕩蕩的被人驅趕著出了城。

百姓們議論紛紛。

「哎呀,那不是大司農嗎?這是犯了什麼罪?」

「聽說是毀了能翻倍的糧種。」

「那不是因為乾旱鬧得嗎?這不算什麼罪吧?」

「誰知道呢,唉……」

大司農雖然六十歲了,他帶著枷鎖和腳鐐腰板挺直的走出了城,其餘老弱病殘得了恩惠坐在板車上,他們用最快的速度出了城,傍晚前來到城外的一個小鎮,這裡已經聚集了不少人。

大司農見到了熟人,也不顧枷鎖纏頸,拱手笑道:「這不是鐵面無私的知州大人嗎?」

那人四十來歲,一臉正派,就是上唇的鬍子沒有修剪遮住了嘴唇。

他虎目一瞪,驚訝的問:「大司農?你這是犯了什麼罪?這裡可是流放集中營。」

大司農笑了,我就是流放罪啊,你呢?」

那人愣了一下,看見大司農臉上的笑意後拱拱手,「好巧,你也流放了,多少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