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圓臉輕輕皺著,一隻手放在了肚皮上,頗為苦惱的說道:“儒林路本是學府當中的一條小路,不長,百來丈的樣子,周遭景色也不好,可兩千年前我應天府出了位聖人,也就是上一任的院長大人,他在儒林路成的聖,平日裡也是在儒林路悟的道,連帶著這條路沾染了聖人氣息,多了福緣氣運加持。”

“這原本是件好事兒,可這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都想要在這條路上走走,這就不是什麼好事。”

聖人遺澤有限,走上這條路的人越多,福澤便會剩下的越少。

本來都是學府內的自己人行走感悟,可現在七錄齋這位小聖人也想著摻和一道。

顏回心中不樂意,卻也沒辦法:“這次表面上俞子期是要挑戰你,實則只是想要藉著挑戰你的名頭走一走儒林路,要是這聖人福澤全都被他得了去,我們應天府上下的臉面可就等於是被人扔在地上踩了又踩。”

“得福澤,勝你揚名,這位小聖人的城府可是不淺。”

這世上的聰明人很多,天之驕子同樣有著不知多少,寧北並不認為自己是無可替代的那一個。

他看著顏回,問道:“您想讓我在儒林路上勝過他?”

顏回點了點頭,彎腰從地上撿起了一個石頭砸向了那些躲著的學府弟子,頓時一群人做鳥獸散去,他出了口氣,覺得胸中舒暢了一些,便愜意道:“你讀過了藏書閣內的所有書,而且在大考上表現的極好,青石璧上那兩句話更是引起了儒廟震動,如果說單純的比拼文聖底蘊,整個應天府裡你的機會是最大的。”

他說寧北機會大,卻並沒有說寧北一定能夠贏。

天下只有兩人被公認為小聖人,俞子期就是其中之一,這是有道理的。

寧北沉默了一會兒,聖人福澤有大好處,最開始作為體內保護和增強底蘊的浩然氣質量自然是越強越好,那麼還有什麼比得上這位聖人福澤當中的浩然氣呢?

若是在儒林路上能夠感悟一些東西,自然要比顏先生出手更好一些。

只是到時候二人競爭,能夠奪得福澤多少,還是要看自己。

“什麼時候開始?”

顏回想了想,然後道:“這要看那位小聖人何時進京。”

寧北目光微凝,心中明悟,有些話不能說的太直接,比如事關神朝與七錄齋之間高下博弈這樣的事情。

儒林路往常開啟都是有特定的時間的,從不會為了去等待一個人而耽擱,尤其是這個人還是顏先生不想見到的人。

俞子期贏了洛留,暫時壓下了儒院,而儒院是神朝的儒院,如此也就罷了,偏生這位小聖人還不滿足,要繼續放言。

那應天府就接著。

儒林路已經擺在這裡,等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