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身氣息提升了一些,年殊就在他們兩個的眼皮底下再度有所精進。

傳教始終都是一個修行的過程,在為他人解惑的同時也在印證著自身的修為和認知,年殊為俞子期解釋著自己所認為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含義,在述說的過程中堅定了佛心,從而讓修為有所精進。

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修佛,就是修心。

異象緩緩消失,但蓮花的香氣卻還殘留在書房當中不曾消散,哪怕書房的窗戶開著一條縫隙。

(本章未完,請翻頁)

關海的目光微微變化,和俞子期的問題比較起來,年殊的回答極有深度和佛理,這樣一來就襯托的俞子期和尋常百姓一樣。

畢竟一個小聖人開口問出這樣一個粗淺的問題,哪怕是自己並不擅長的領域,臉面上也總歸有些掛不太住。

而年殊也是沒有一點委婉,直截了當。

不過這也是,雖說關海和年殊來找俞子期是想要與他合作,但這並不是有求於人,論起地位來,年殊的地位並不比俞子期差多少。

論起實力,白馬寺和七錄齋比較起來也是不遑多讓。

這也是神朝之所以最為強大的原因,內部三大派單獨一個拿出去都可以和七錄齋西蜀劍閣這樣的大修行勢力不分上下。

面對年殊的回答,俞子期的眼中並沒有一點不悅或是難堪之色,反而是帶著淡淡的欣賞:“早就聽聞佛子對於佛之一道造詣精深,得天獨厚,今日一見果然如此,看來我們這次的合作,一定十分順利。”

他從一旁的盤子裡拿出了三個茶杯擺在了桌面上,然後分別倒滿,端起來喝了一口,微笑的看著二人。

關海上前將兩杯茶拿了起來,遞給年殊一杯,笑著道:“合作愉快。”

雙方各取所需,俞子期想要在秋闈當中壓過姜白柳一頭,向全天下證明他才是這個世界上最優秀的那個人,從今往後兩個小聖人不再是並駕齊驅,而是他俞子期獨佔鰲頭。

關海和年殊則是想要壓下寧北,而讓與寧北有恩怨的俞子期成為領軍者這個方式,就是對付寧北的最好方法。

三人都很清楚自己和對方想要的東西,所以很輕易的就達成了一致。

“有個問題還請師兄不要說我冒昧,這次的神教獄,師兄應當還有其他準備吧?”

關海將茶杯放下,問道。

俞子期看著他,微微一笑,沒有說話。

......

......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