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意思?”關海問道。

譚慶解釋道:“現如今燕國左側邊防的五萬大軍一直在不停地騷擾我們,雖說雙方都有損傷,但也都在保持著剋制,五萬人除去守備的一萬還剩下最少三萬餘人,只要他們願意隨時都可以放棄浮海城於不顧,轉而與秦長魚合兵一處,如果大意之下,說不定還真有可能被他們突襲直接插入我國京都也說不定。”

這一招何止是弄險,簡直是不能再險。

“既然他們要和我們比速度,那我只能說寧北他們打錯了算盤。”譚慶將目光放到了江淮城上,眼中閃過一抹冷意:“這場演武,也

(本章未完,請翻頁)

到了該結束的時候了。”

燕國八十萬兵馬,有三十萬分散在全國兩百餘座城池各處無法抽調,十三萬在養馬地,五萬在左側邊防,八萬被牽制在涼州,江淮城還有五萬守軍,現如今又被秦長魚抽調了十萬在趙國黑車城,其中還包括最精銳的神機軍。

也就是說現如今寧北手裡還能動用的所有軍隊加起來都不超過十萬人。

這十萬人要分顧所有戰線,完全可以用分身乏術來形容,即便是不再增援,十萬人全都用來守備京都,那也成不了什麼大患。

反觀趙國這一頭,養馬地二十萬兵馬,再減去涼州的五萬人,同樣加上守備全國的三十萬,還有著二十五萬大軍可以排程。

其中包括最精銳的破陣軍。

戰爭絕對不單單只是算算人數就可以得知結果的,如果是強攻江淮城的話,這二十五萬大軍數月之內都破不掉,如果再算上寧北手裡的十萬人,再打十年都無法破城。

但是戰爭,依靠的可不單單隻有軍人。

“該我們動手了。”譚慶看著江淮成十里之外的大運河,眼中的冷意幾乎快要溢位來。

“傳令,七殺軍的五萬人留下來看守浮海城並隨時將燕國左側軍方的援兵切斷,務必要保證在我們破城江淮之前絕對不能放任何一名燕軍走過來。”

“剩下二十萬人今晚開拔,七天之內,我要登上江淮城的城牆賞月。”

看著終於準備開始動手的譚慶,關海的臉上也是跟著露出了笑容:“想來寧北他們絕對想不到,戰爭,還可以這樣打。”

譚慶淡淡道:“他的應對很好,在先行失去了浮海城之後,知道不能與我們拖延下去,所以選擇了弄險,如果江淮城能守住的話,勝負還尤未可知,但很可惜,這江淮雖堅,但他卻守不住。”

這就是他們提前熟悉過三軍演武的優勢所在,這場較量,已經可以徹底的分出勝負了。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