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兒的小心思總是在這些小小的事情上,看見可愛的東西,就想要自己也抱一個。

將自己的兩碗粥喝光,寧北起身走到了院子裡躺下,竹椅擺在牆角那棵大樹下面,垂下來的影子驅散了炎夏的幾分涼意。

夏天已經快要到了尾聲,正是一年當中最為炎熱的時節,除了那些整日裡在巷間街頭奔走的孩子之外,大人們都不太願意出去。

走上沒幾步路就悶熱的渾身是汗。

修士自然不會被這麼一點炎熱折磨,只是能夠安穩的躺在樹根下和不停地用靈氣散熱比較起來,無疑還是前者要舒服的多。

躺在竹椅上將懷裡的三封信拿了出來,這是今早上高憐生給他帶過來的,說是路過城驛司順便就幫他取了過來。

三封信來自於三個地方,儒院,廣陵道,神主教會。

七錄齋並沒有回信,按照時間算算日子應該已經送到了,回信大概還需要一段日子,不過徐白柳那裡寧北並不能摸得太準,只是從對方的棋道上可以大概感知一些。

(本章未完,請翻頁)

總體會有七分把握,如果不出意外的話。

洛留的回信很簡單,在表示了知曉之後又表達了對寧北等人的思念,信中順便還提到了幾個儒學上的問題,一起討教。

宋南的回信則是要官方的多,言辭間帶著淡淡的疏離,卻也沒有直接拒絕,只是說暫且就先這樣,等以後有機會再詳細談論等等。

對於這位廣陵道中這一代的道君來說,他並不想參與到這些事情當中,如果可以他甚至都不想要擔任這個道君的位置,每天躺在門口的石龜背上打坐偷懶,才是他最想要做的事情。

神主教會回信的是姜白柳,兩個人早就在離開京都之前就已經達成了一致,這一次的回信內容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只是一些家常話,先是老友之間的閒聊。

不過好不容易相互傳遞的一封信,自然不可能就只是單純的閒聊,寧北將須彌古教和黑連山脈那座神殿以及通天路的事情告知了姜白柳。

這麼大的事情姜白柳不可能不作回應,可既然沒有回應那就是有所顧忌,單單只是說些家常閒話其實就已經等於是告訴了寧北,他會在神主教會查一查。

將三封信依次看完,然後毀掉,撕裂成粉末撒在了樹根上,要不了多久就會成為大樹的養料。

他並沒有立刻回信,而是躺在長椅上閉目養神,思考著下一步的動作,現在也沒什麼特別需要去做的事情,在神皇還活著的時間裡,註定是麻煩卻平靜的。

當年那件事的真相知曉的人幾乎已經沒有幾個,就連高憐生這個繡衣使副使都是沒什麼瞭解,就更不要說其他人了。

如果說非要找一個可能知情者的話,那麼或許自己的舅舅秦牧,又或者是宮裡的那位內侍總管,可能會知曉一些辛秘。

秦牧自然不必多說,那位內侍總管可是皇宮裡真正的老人,陪伴了當今神皇近八百年的時間。

能夠陪在一位帝王身邊如此長久的時間,毫無疑問,這位內侍總管一定很得信任,而能夠得到信任的人,一定知曉很多秘密。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