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魯卜林尿了,是真嚇尿了,看著幾具腦漿迸裂的屍*體,渾身顫抖。他又看了看坐在几案中間的阿魯臺,而阿魯臺也在看著阿魯卜林,眼光中有鄙視、有可憐、有恨、有怒、有殺意。

怒了,阿魯卜林看到阿魯臺的眼神後怒了,他已經成了階下之囚,憑什麼還用高高在上的眼神看待自己。自己並沒有做什麼惡事,作為最高將領,阿魯臺應該為這次失敗負主要責任,就算沒有阿魯卜林的幫助,白蓮教的人也會攻破大營,抓住阿魯臺。

憑什麼?就憑他是太師?就憑他手握兵權?總有一天,自己也會有兵權!自己也要成為太師!阿魯卜林咬著牙,怒目瞪著阿魯臺。

阿魯卜林決定配合鄭航,拼一拼,黃土變成金!鄭航他們已經控制了大局,自己這個時候再不出力,恐怕就沒有立功的機會了。

“卜顏帖木兒,你指揮不力,太師令我拿你問罪,給我拿下!”

“兀郎阿歹,太師召你前去商討軍務!”

“伯裡哥,那嘎其請你去,有要事交代!”

“……”

“……”

阿魯卜林,帶著特戰隊的隊員,在軍營中趁著夜色,開始了大搜捕,百戶以上的軍官基本上,都被以各種藉口一網打盡。同時一個又一個任命被頒發下去,很多全新的面孔被任命為各級軍官,充實到軍營中。

在天亮之前,阿魯臺的中軍大帳及旁邊的兩個大帳中,擠滿了被抓來的貴族和軍官,嘴被堵住無法發聲,手腳被捆住無法動彈。

天亮之後,當新軍官出現在士兵面前時,底層士兵都陷入一種莫名其妙的恐懼中,新任軍官動輒就動手打罵,敢提問題的人。

軍官們的解釋很簡單,昨晚明軍襲營是因為有奸細配合,他們與明軍裡應外合,準備行刺太師,太師下令將所有貴族和將軍扣押,派出自己的親衛擔任各營的主官,以防止再次發生被明軍偷襲事件。

被折騰了一晚上計程車兵,本來就沒睡好,聽了解釋後,就算肚子裡有疑問,也不敢發聲了。

吃完飯之後,軍官們開始指揮士兵打造攻城器械,同時又派出兩千人,進行攻城。

其實秦睿也沒有更多的選擇,主要是兵力不夠,否則大軍一圍,裡應外合分分鐘搞定。

現在韃靼大軍,還有一萬五千人,如果不攻城就會被懷疑,雖然主官和貴族都被抓了,萬一有人鼓動,到時候自己手下的特戰隊員就會吃大虧了。

反正興和堡的兵,又不是自己的嫡系,只要控制住節奏,不會讓他們傷亡慘重,更何況報信的人寅時已經出發了,四百里地不到,換人換馬應該差不多辰時就到北平了。

大明驛遞,馬驛每隔六十里到八十里一個驛站,原因有二:一是騎兵行進速度,每天上限在七十里,超過七十里馬受不了,容易掉膘,這樣就會導致戰場上,騎兵出現問題;二是急馬快遞,馬匹快跑的最佳距離就在這個範圍內,超過了馬匹容易死亡。

有人會問了,蒙古馬不是一小時能跑一百公里嗎?為什麼古代行軍一天只跑七十里?首先大明的馬絕大部分不是蒙古馬,其次蒙古跑完一百公里後,沒個三五七天是養不回來的。

秦睿之所以選擇換人換馬的方式,是因為他的計劃被迫提前了,他本來以為韃靼大軍會晚幾天到,鄭航也會晚幾天才會發訊號,按照秦睿的計劃,朱棣二月十四祭告天地、宗廟、社稷,然後下旨皇太子監國,二月十五祭旗出征,到達興和所應該十八日。

如果按照計劃來,朱棣正好能趕來收割韭菜,萬萬沒想到韃靼大軍來勢迅猛,鄭航這小子第一天晚上就把人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