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大明,國柞永存!"朱高熾拿起了一個大大的土豆,激動地舉了起來,朝著天空大喊起來。

"天佑大明,國柞永存!"跟隨朱高熾前來觀看新糧種收穫的官員,隨著喊了起來。

"天佑大明,國柞永存!天佑大明,國柞永存!"周邊的佃農們聽了這個口號之後,也跟著喊了起來。

現場成了歡樂的海洋。

糧食意味著什麼?糧食意味著人口,糧食意味著戰力,糧食意味著豐衣足食,糧食意味著安居樂業!

國祚永存,是有些誇張,但歷朝歷代只要糧食充足,百姓不會餓肚子,就不會起來造反。

玉米雖然已經幹了,但要搓下玉米粒來,尚需要一點時間,興奮的朱高熾問著秦睿各種問題。

秦睿決定給朱高熾降降溫,因為這塊地是他追了很多肥,才達到這麼高產量的。"太子殿下,這片地是金水他們精心澆灌、合理追肥,所以產量才這麼高,微臣覺得去除泥土,在去掉兩成增產量,畝產千斤才是真實水平。"

"秦員外郎,即便畝產千斤,也能讓大明百姓吃飽肚皮了!很好,孤已經很滿意了!"朱高熾滿臉笑容,有了土豆,作為未來的皇帝,他治理國家,會輕鬆很多。

本來一群大臣中,有人是準備前來看笑話的,在他們心中,畝產十石、畝產千斤,那是做夢。他們已經寫好了奏章,等產量低於預期時,拿出來攻擊秦睿。

這些人多是受了趙王的指示,當他們看到豐收的結果之後,開始搜腸刮肚的尋找好詞,來稱頌皇上的功德,太子的賢德。

一畝地的玉米粒很快弄好了,過好稱,結果很讓秦睿意外,居然有923斤,難道這種子也是穿越來的?

玉米也是高產糧種,常規畝產8001200斤,如果追肥適當,翻番都有可能,後世玉米畝產最高達3200多斤。

秦睿種的這片地,為了成果演示,他是不計代價的追肥,所以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雙喜臨門,923斤,也超乎朱高熾的想象,因為秦睿開始給他說三四石,他還有點小失望。

超預期發揮啊!這讓秦睿沒有想到,別管怎麼樣,秦睿對朱棣算是有交代了。

北平城,皇宮。

朱棣躺在臥榻上,王貴妃在一旁服侍。

心神不寧的朱棣,時不時望向門外,似乎在**什麼。

"陛下,莫要心急,現在才巳時三刻,皇莊那邊且得忙一會兒呢!"王貴妃從宮女手中,端過一碗藥,用嘴吹了吹。

"愛妃,朕豈能不心急,朕這身子一日不如一日了,北疆尚未平定,國內亂民此起彼伏,若是那個糧種真能達到畝產十石,就會萬民歸心,大明內部堅如磐石。到時候朕北伐,也不用顧及後方了。"朱棣端過藥來,喝了下去。

"陛下終日憂心國事,病了也放不下北征,這身子如何能養好?"接過朱棣的碗,王貴妃用自己的手帕給他擦了擦嘴角。

"陛下,陛下,***人來了!"一個年輕的小太監衝了進來。

"快宣!"朱棣從臥榻上坐了起來。

很快小太監領著金水,來到朱棣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