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秦家來客(第2/2頁)
章節報錯
沒有辦法,門房只好關上門,拿著玉佩進了內院,給了三爺爺秦德豐。剛吃完飯,在院子裡遛彎的三爺爺見了玉佩之後,趕緊來到門口。
"老三,有僻靜一些的房間嗎?"男人看到三爺爺之後,開口問道。
"有,你跟我來。"三爺爺帶著男人進了府中,來到一個客房中。
男人剛坐定,三爺爺就開口問道,"二哥,你這是從哪裡回來了?這些年你都去哪裡了?"
這個男人正是秦睿當兵多年,不知所蹤的二爺爺秦德輝。
"先別說這些,大哥家的人呢?當年我帶回那個孩子來,現在怎麼樣了?人在哪裡?"秦德輝拿起桌子上的水杯,自己倒了一杯水,喝了起來。
"二哥,怎麼了?出了什麼事嗎?孩子的父母來找了嗎?"秦德豐皺了皺眉。
"沒有,我就是想問問而已。"秦德輝將水杯放下。
"二哥..."秦德豐咬了咬嘴唇
秦府的這個夜晚,註定了不平靜。
"三弟來了?隨便坐!"朱瞻基坐在書桌前,拿著一個陶罐,用一根草在挑逗著陶罐中的蛐蛐。
"殿下今日心情很好啊!"秦睿找了個位子,做了下來。
"還行,這是東昌府德縣剛送來的促織,是最頂尖的促織,非同凡響啊。你可知道,德縣的蟋蟀頭大、項大、腿大、皮色好、體質強健、兇悍,有頑強的鬥性、耐力..."說起蟋蟀,朱瞻基就興致勃勃、滔滔不絕。
秦睿看著朱瞻基興奮的樣子,心裡不禁暗歎,後世對朱瞻基的評價果然沒錯。促織天子名不虛傳,蒲松齡曾在《聊齋志異》中描寫道:"宣德間,宮中尚促織之戲,歲徵民間。"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居上位者的喜好,一旦被下人知道,那就不是百姓之福。一隻蟋蟀,從齊魯之地到京師,如果是做生意,那無可指責。但作為貢品,進獻給皇太孫,這要是放在後世,只能偷偷摸摸的幹,一旦曝光出來,朱瞻基就得為千夫所指。但這是在大明,是被人視為應當應分的,是榮譽!
這就是時代侷限性!
秦睿不會去指責朱瞻基,那是御史言官的責任。
不過秦睿準備派人去查查,東昌府知府的背景,這個人應該是朱瞻基的心腹,提前搞好關係。
秦睿之所以這麼判斷,原因很簡單,就憑這個知府能幫朱瞻基去找蛐蛐這一點,就足夠了。
上位者找下屬辦事,辦的事越大,越體現不出對下屬的重視,反而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才能看出來對下屬的器重程度來。
馮夢龍的《警世通言》中,有個故事,當年**石上臺之後,為了看看蘇東坡能不能為己所用,就讓回鄉探親的蘇東坡,幫他帶一罐三峽中巫峽的水,結果蘇東坡愣是把這事忘了,隨便在長江中取了一罐水,送給了**石,企圖矇混過關。
蘇東坡認為三峽綿延幾百餘里,水都是一樣的,**石肯定看不出來。誰料,**石拿到水的第一眼,就知道蘇東坡在糊弄他,所以就將蘇東坡打入了冷宮。
三峽水中,瞿塘峽水性急,夾雜淤泥渾濁;西陵峽水性緩,淤泥沉底就清澈;而巫峽水急緩適中,淤泥還未沉底,就會有少許渾濁物。
看似一間貌不起眼的小事,領導安排下屬去幹,這是在考驗下屬的忠心和服從,一旦下屬透過了考核,那麼就會進入心腹的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