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事業全景圖(第2/2頁)
章節報錯
“怎麼了?”
夏柒昔:“你知道? 我們做的是iaas,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基礎設施即服務,不只是國內? 世界巨頭也在這一塊發力,競爭會不會太激烈了?”
她總覺得現在佈局雲服務? 有點太早了。
關煌搖頭? “沒有辦法? 亂雲飛渡,百舸爭流,只能看誰的手段更高明瞭,要以十年為視角去看待這個平臺,做好不盈利的準備。”
夏柒昔:“那好吧,反正放著也是浪費,不如開放給其他公司。”
雲服務這一塊,開始只有一個想法,請來左凡的老師何飛教授設計了基本框架。
後來,在實踐中慢慢搞起來。
超人公司為眾多的商家、使用者、車主服務,由此帶來了巨大的交易量。
在某些節點,後臺的it設施必須要足夠地強大,也就是說,後臺的構架必需要能夠支撐高峰期的交易額,
只有能夠支援最高峰時候的交易,才算得上是合格的it後臺。
對於超人來說,系統穩定是必須保證的,不管花多大代價。
不然的話,客戶就容易流失。
然而,解決了這個問題的時候,又有一個問題出現了。
那就是耗資巨大的it設施,在平常的時候處於巨大的閒置狀態。
不可能每個時刻都是高峰。
但是,要維持公司的執行,這些成本必須投入。
一般來說,成本是分攤到每一筆交易當中。
問題在於,超人在外賣和出行領域拓展市場,價格因素很關鍵。
一旦漲價,競爭力就會喪失,客戶會逐漸地流失。
這個時候,超人就面臨著一個非常緊迫的問題。
如何把it設施的巨大成本分攤到別的地方?
否則運營成本會越來越大,逐漸侵蝕掉其它方面的競爭優勢。
畢竟,交易量的峰值是不斷上升的,後臺成本會越來越大。
為了解決這個大難題,超人正在推出了一項業務,就是把閒置的it服務能力,出售給那些沒有資金建立自己it系統的企業。
也就是說,那些企業只需要交一筆承擔得起的費用,就可以把超人的it系統作為自己的系統。
這個業務的名稱叫超雲(cws),是超人網路服務。
剛才夏柒昔說laas領域,巨頭擁擠,倒也一點不誇張。
在“基礎設施即服務”架構裡,主要玩家都是是大型it巨頭。
亞馬遜的aws,微軟的azure cloud和阿里雲,騰訊雲,谷歌雲,ibm(一般說來,各雲端計算服務商提供的服務不是百分之百歸屬於某一類服務中,但是按照核心業務偏向來看,還是可以做大致區分的)。
現在,亞馬遜佔全球雲服務業務總份額的60%以上,其它幾家少的可憐。
超人更排不上號。
不過,本來就是為分攤成本,能掙一點是一點,落後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