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依和楊小穎聊天的時候,關煌身邊也圍著幾個人。

雖然是商務宴請,但氣氛並不嚴肅。

大家三五成群聚在一起,隨意聊天。

要說這幾天最知名的新聞,莫過於險資頻頻出擊引來監管層的表態,以及董小姐的憤怒。

11月中,寶萬之爭尚未落幕,姚老闆故伎重演,在8個交易日內,暴力買入格力的股票,由第六大股東昇至第三大股東。

加上之前,寶能在二級市場大量買進南玻a股份,5次舉牌擁有21.8%的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並血洗管理層。

另一方面:

今年年中,陽光人壽舉牌吉林敖東,

安邦人壽舉牌中國建築,

……

險資的胃口,引起實體界巨大的恐慌。

而實體企業家的集體憤怒,構成了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12月3日,證監會主席在一次公開活動中,情緒激動,用嚴厲口吻警告說:

“我希望資產管理人,不當奢淫無度的土豪、不做興風作浪的妖精、不做坑民害民的害人精……”

“你用來路不當的錢從事槓桿收購,行為上從門口的陌生人變成野蠻人,最後變成行業的強盜,這是不可以的。”

“這是在挑戰國家金融法律法規的底線,也是挑戰職業操守的底線,這是人性和商業道德的倒退和淪喪,根本不是金融創新。”

保監會也隨即表態:“保險業姓保,保監會姓監”。

12月5日,保監會叫停前海人壽、恒大人壽等6家公司的網際網路渠道保險業務。

12月12日,董小姐在央視舉辦的一次財經論壇上大發雷霆,在“大國重器,智造未來”主題演講中,怒斥:

“你們還是中國人嗎?很多人用經濟槓桿來發財,那是對實體經濟的犯罪!”

……

一連串的事情發生,有心人基本上能夠判斷出寶萬之爭的結局。

陳競華侃侃而談,“這場戰爭,沒有勝利者,姚老闆估計要灰頭土臉立場,但王石也佔不到什麼便宜。”

他是上海經濟研究所的首席策略分析師,專業素養不用多說。

對於商業世界向來有獨特的視角。

有人問:“怎麼說?”

陳競華:“寶能想要依靠市場化的手段完成蛇吞象,卻忘了它自己的建立就不是市場化的結果。行政干預的必要性及其邊界,在過去的三十多年裡,雖然沒有在理論或實操的層面上被設定清楚,但其正當性是毋庸置疑的。”

官方既然發聲,那就說明這件事到處結束了。

大家還是洗洗睡吧。

許男感慨:“恒大算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許老闆之前用360億入手14%的萬科股份,還沒等塵埃落定,官方就出手了。

許男是華建集團的太子爺

名副其實的豪門大少。

說起話來,自然無所顧忌。

“而姚老闆面對這個結果只能委屈一下自己了。”

牌照制的存在,本身就不具有原教旨式的市場化立場。

以強欺弱的時候,說是市場競爭的結果,死了活該。

利用牌照獨佔市場時,又強調國內的特殊性,不能放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