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踏馬幾十萬的東西,留在手上就是浪費。

“好的”,小王接過話,隨即擔心道,“教授,你的身體……”

張蘭陵擺擺手,“你去吧,我沒事。”

小王起身去找工作人員。

張蘭陵怨毒地看著不遠處,拿出手機打了出去,“張總。”

“教授您太客氣了,叫我小張就好。”

張蘭陵不再拐彎抹角直接說道,“什麼時候有空?一起坐坐?”

“哈哈,隨時有時間。”

“那好,你定個地方,我去找你。”

“好。”

……

蘇珊·福勒(SusanFowler)是Uber的一名工程師,不過她已經離職了,現在賦閒在家。

去年1月,她以網站可靠性工程師(SRE)的身份加入了Uber,當時Uber還在為API該採用微服務架構還是一體化架構爭執不休。

雖然看起來亂糟糟的,但也充滿了無數機會。

但是,短短三個月,形勢急轉直下。

她就從Uber離職了。

蘇珊躺在沙發上,懶洋洋的。

雖然外面陽光明媚,但她不想出門。

開啟手機app,tiktok,隨意瀏覽起來。

因為她最近搜了不少“職場性騷擾”的內容。

後臺演算法很快為她推薦了中國反對職場性騷擾的運動,“我也是”

蘇珊·福勒認真看了起來。

運動源自於兩年前,一個女孩在網上舉報一家娛樂公司的高管,在實習期間多次對她其進行職場性騷擾。

她不堪忍受遂在網上發帖控訴,並附上文字:“如果你曾受到性侵犯或性騷擾,請用“我也是”來回復。”

隨後一兩年內,成千上百的人回覆了這條訊息。

有些人只寫了“我也是”。

更多的人講述了他們各自的性侵犯或性騷擾經歷。

越看蘇珊富勒越受鼓舞。

一股勇氣在心底滋生。

隨後TIKTOK又為她推薦了中國反職場性騷擾的各種做法。

有人在網上發帖控訴,